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行业动态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情况公示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情况公示

更新时间:2017-03-13 15:39:56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934收藏373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现将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情况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3月8日—14日。有关问题可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

  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现将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情况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3月8日—14日。有关问题可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反映。具体内容环球网校分享如下:

关于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情况的公示

  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现将我校推荐的国医大师候选人吕仁和、聂惠民,全国名中医候选人王庆国、田德禄、田金洲等5位同志(按推荐顺序排序)有关情况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17年3月8日—14日。公示期间,有关问题可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反映。

  联系电话:010-64286538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

  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3月8日

  吕仁和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吕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首席教授,1934年9月生,1962年10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4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62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本科学历,2013年被评为“首都国医老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老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吕仁和作为首届北京中医学院毕业生,1962年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师从施今墨、秦伯未、祝谌予。1969年吕仁和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桂林南溪山医院内科工作,在西医老师张乃峥、汪家瑞指导下从事医、教、科研工作。1975年返回东直门医院长期扎根临床一线。历任内科副主任、副院长,为国家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和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老师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老中医老师学术经验继承博士后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老师,中央保健局会诊老师,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项目研究对象。吕仁和创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和肾病专业委员会,参与创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是《中华糖友》名誉主编,是我国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国内外著名中医肾病老师。

  吕仁和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载,现仍坚持出诊为患者服务。他长期从事内科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肾脏病、内分泌代谢病、老年病等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擅长糖尿病肾脏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的治疗,经验丰富,卓有疗效,享誉业界。曾多次与时振声等一起为印尼、新加坡等地华侨会诊,曾应邀与关幼波、施奠邦共同出访阿联酋,圆满完成为其国家元首诊病的任务。他医德高尚,德艺双馨,受到患者好评。

  吕仁和遵从师训,崇尚《内经》,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糖尿病“脾瘅”、“消渴”、“消瘅”分期辨证思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微型癥瘕”病理学说与散结消癥治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二五八”防治方案、“六对论治”辨证论治方法、糖尿病患者自我调整的“三自如意表”、慢性肾炎分期辨证方案和慢性肾衰分期辨证方案。他提出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辨证标准》《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他指导的团队建立的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都已作为行业标准在全国推广。

  吕仁和勤于著述,发表与指导学生发表《糖尿病肾病分期辨治568例临床分析》、《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等文章共299篇,著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一版、第二版)等学术专著9部,其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一版)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康莱特杯”优秀著作一等奖。

  吕仁和重视教书育人,现已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17人、硕士18人,指导全国老中医药老师学术继承人2人,徒弟12人,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优秀人才。学术继承人赵进喜、杨晓辉,以及吕仁和培养的研究生高彦彬、戴京璋、王耀献、刘铜华、张宁、冯兴中、范冠杰等已成为中医内分泌病、肾病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与著名老师。

  吕仁和重视科研,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部“七五”、“九五”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部局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研究成果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新药专利2项。指导学生开展“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和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等研究。

  此外,吕仁和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78年与德国洪堡大学研讨,其后多次应邀到日本、中国香港、韩国等地讲学和医疗,“二五八”方案在韩国当地杂志发表。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国际学术交流和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八十三岁高龄的吕仁和教授至今仍奋斗在中医临床与教学科研一线,诠释着“学宗岐黄、医道仁和”的大师风范。

  聂惠民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聂惠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老师,1935年2月生,1962年开始从事中医药教学及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4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62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13年被授予首都国医老师,1997年开始担任国家级第二、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药老师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聂惠民教授倾毕生精力,致力于伤寒学术研究和经方临证50余年,学验俱丰,堪称当今国内伤寒研究领域第一人。数十年来,聂惠民教授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其中主编或独立著作10部,计700余万字,合编或协编著作14部,国内期刊杂志独立发表论文96篇,合著或指导学生论文20篇,国内外仲景学术研讨会发言论文14篇,科普文章30篇。其中的《伤寒论》系列学术专著创新提出“伤寒学”的新理念;其代表著作《聂氏伤寒学》、《伤寒论与临证》、《经方方论荟要》、《名医经方验案》等,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对《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六经辨证体系、经方应用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伤寒学”的新理念。这些专著将她50余年研究《伤寒论》与经方应用的学术成就及宝贵经验传授世人,她的创新思维和独到见解,对于经典理论与经方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传承与发展《伤寒论》的宝贵财富。93万字的《聂氏伤寒学》2002年首次出版就颇受读者喜爱,其后又经过三次重订,为研究伤寒论的学术巨著。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教授阅后,题字“惠民教授,贵在创新”予以褒奖。2010年《名医经方验案》(第一作者)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聂惠民教授通过数十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验证,将仲景“合方”模式发扬光大,创造性提出“合方论治体系”。该体系对合方运用的方法、选择依据、应用法则、优势特色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丰富了经方辨治疑难杂病的内涵,拓展了经方应用的范畴,提高了疗效。对于发挥经方运用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她依据合方论治法则所创研出“四理汤”改善儿童体质,“柴地合方”治疗抑郁症等,运用于临床,疗效满意,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依据经方合方,灵活化裁,研制出柴胡解热汤、止咳平喘汤、爽胃散等经验方,疗效优良。

  聂惠民教授心系祖国医学,重视培养人才,1991年筹建并创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是该学会的创始人之一。25年来,该学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推广了经方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该学会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领军人才。同时,为传承仲景学术,不忘提携后辈,聂惠民教授先后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博士后共计20余人,学术继承人10余人,因在学术传承工作方面的突出贡献,曾多次获得全国和北京市级名老中医药老师学术继承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在2007年领奖时得到吴仪总理的亲切接见。聂惠民教授的学生、徒弟遍布全国、海外,均已成为业务骨干。其指导的学术继承人、研究生中,有多人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或出色的行政管理人员。2016年被南阳仲景书院聘为“仲景国医大师”,八十三岁高领仍在为传承经典做贡献。

  聂惠民教授从医五十四载,临证经验丰富,擅用经方论治内、妇、儿、外等多种疑难杂病。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情志类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创立“六经八纲结合辨证法”,“动态辨证法”、“四因治宜法”。

  聂惠民教授深谙经方运用精髓,辨治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均疗效甚佳。很多遍求于中西医无法获效的疑难病例,经聂老诊治而效若桴鼓。临证生涯中,救治疑难危重病患无数,屡起沉珂,广为病家所称道。她医德高尚,如今耄耋之年,仍坚持出诊,其仁心仁术,令人敬佩。

  环球网校友情提供: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7年度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汇总完整版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完整版

  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现将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情况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3月8日—14日。有关问题可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反映。具体内容环球网校分享如下:

  王庆国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1952年10月生,1969年10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47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88年7月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老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一、年少从医,耽嗜岐黄,主攻仲景之学

  王庆国同志17岁习医,迄今47年,自1982年拜入刘渡舟教授门下之后,即以研习发展仲景之学为己任。经过深入学习领悟,终能熟谙《伤寒论》核心理论,深知伤寒学科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及瓶颈所在,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卓有建树的学术观点以及发展思路,奠定了在仲景学说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

  二、师从名家,勤求博采,成就经方妙手

  读研期间,他曾得到任应秋、程世德、赵绍琴等名家授业,又得以随刘渡舟、王绵之、赵绍琴等侍诊,且能访学名家,得其教诲。如1989年曾访学四川十大名医之一的龚去非、郑惠伯,得其治疗秘旨,加之广读历代医家之书与民间经验,故医术精进。善抓主症,谨守病机,知守善变,将诸家经验与经方的因机证治有机结合,应用于临床多种复杂病症的诊治中,临床收效显著。

  三、穷经明理,勤于实践,拓展经方应用

  多年来,呕心沥血,勤求博采,解决了仲景学说研究中诸如六经实质、经方与医经关系、仲景的诊治思维等众多难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拓展经方应用的“五项原则”和“十二途径”,对临床扩大经方运用颇有裨益,深受好评。

  四、擅用经方,不薄时方,更能创制新方

  王庆国同志喜用经方,不薄时方,多方采撷各取其长,并且在妙用经典古方的同时,融汇现代研究成果,创制了不少疗效卓著的新方。例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穿青海甲汤,治疗浅表性、糜烂性及萎缩性胃炎的百合泻心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双辛鼻鼽散等,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确有疗效,对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

  五、知守善变,诊治广泛,不拘一病一科

  学验俱精,知守善变,临床治疗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善用“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之学术经验治疗内科诸病,而且对某些妇科、儿科,以及皮肤科疾患,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例如以温经汤治疗宫寒血瘀之不孕、月经不调,以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瘀阻之原发性痛经、雷诺氏症,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内蕴,表邪郁闭之湿疹、荨麻疹等。

  六、尊师重教,传承学术,光大燕京师门

  在刘渡舟先生身边学习、工作20余年,深得刘老首肯,曾以“庆国贤契:胆大,心细,行方,智圆;守有道,知有礼,尊所闻,行所知”赞之。刘老仙逝后担负起“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之责,申报并获批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刘渡舟名家研究室,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燕京刘氏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经过多年建设,现在已形成了由400余位成员组成的中医药学术传承平台、特色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文化展示平台。

  七、敬上睦下,团结同仁,主政仲景学会

  2001年刘老逝世后,在同仁的支持下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的主任委员,先后任职达11年,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爱戴。将仲景学说分会发展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凝聚人心,注重学术,能打硬仗,教学、医疗、科研齐头并进,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享誉盛名的明星学会。例如,2016年12月评选出的30位“首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老师”,仲景学说分会即有王庆国、张喜奎、蒋小敏、储全根4位教授当选,成绩显著。

  八、基于临床,探索新知,科研成果丰硕

  在刘老的直接指导下进入中医科研领域,从事中医科研工作36年。曾主持国家973课题2项,863课题1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国自然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编写教材8部,出版学术著作27部,发表论文近500篇,获得包括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科研奖励20余项。

  九、建言献策,服务社会,致力中医发展

  王庆国同志多次为上级主管部门建议献策,例如向科技部提出中医药现代化重点领域的发展建议,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司提供关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路径的课题成果等,均得到采纳和肯定。此外,为回馈社会,在北京卫视养生堂等多家媒体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深受观众好评。

  田德禄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田德禄,教授,主任医师,1938年4月生,1963年8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事业53年,至今坚持临床工作。1963年7月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08年1月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评为北京市名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老师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一、矢志中医,医研一体,薪火传承

  田德禄一直工作在医教研一线。1983年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附院消化内科主任、消化研究室主任。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医院聘为脾胃科首席教授。东直门医院脾胃科是国家中医局肝病、脾胃病重点专科,为学术带头人。提出“疗效为核心,科研教学反哺临床”、“中医为本,衷中参西,兼收并取”理念。

  提出和完善消化科重点疾病诊疗经验,形成一整套学术观点。通过“七五”攻关对董建华学术思想研究,协助董老开发胃苏颗粒,将香苏散治疗胃脘痛写入教材,将“从胃论治”思想辐射全国。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在“八五”攻关创造性提出“虚痞”病机,对《景岳全书》“虚痞”概念重新认识,提出虚实夹杂病机并在主编《中医内科学》中修订“痞满”病。提出甘平养胃法,创制“消痞灵”。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该法已成国内中医药治疗该病主流。

  1987年日本研修后最早在国内开展酒精性肝病系统研究,创新“酒癖”概念,国内首次提出酒鼓三期论治,研制“解酒灵”、“慢肝消”等。并将研究成果写入教材。

  1973年协和医院进修后,在国内中医界率先开展胃肠内窥镜,首次提出“内镜是中医望诊的延伸”理念,开创性提出消化性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属“内疡”理论,研制“愈疡灵”,开拓中医脾胃病临床实践和研究 “衷中参西”新领域。

  1973年卫生部主持下拜董建华为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协助董老完成脾胃病学术经验整理。继承 “通降理论”,并结合当代生活特点,提出诊治脾胃病“清降理论”,提高疗效。

  国家第四批老中医药老师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立“田德禄名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程“田德禄名医传承工作站”。被聘为博士后老师。共培养博士38名,硕士26名,博士后2名,传承博士后4名,带徒5名。他们成为中医界骨干力量,如北京市消化内科领军人物,杨晋翔、叶永安、唐旭东、李军祥、刘绍能、丁霞、田海河等。曾多次在国外讲学,任瑞士华人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学生遍布美国、英国、韩国、瑞士、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如田海河担任美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极大地推动中医药发展。

  环球网校友情提供: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7年度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汇总完整版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完整版

  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现将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情况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3月8日—14日。有关问题可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反映。具体内容环球网校分享如下:

  二、创新教学理念,编写精品教材

  创新性提出“院校与师承教育相互促进”、“课堂与临床教学有机融合”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七三比例教学法”、见习带教 “三段教学法”、考核考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指标体系,真正使中医内科教学成为连接教学与临床桥梁,有效解决院校教育与临床脱节,对全国中医临床教学有深远影响,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老师”等称号。

  主编了适用各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内科学》8部,其中上海科技出版社教材是国家级精品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是北京市精品教材,高校规划教材3部。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在全国中医院校使用,长达10年之久,为中医药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学术著作及论文

  总结董建华教授学术思想,共同主编了《董建华医学文集》。对胃痛、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酒精性肝病等疾病深入研究,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中国医药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体现了董老“从胃论治”、田德禄教授“内疡”、“虚痞”、酒鼓三期论治、“清降理论”等学术观点。对于促进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田金洲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1956年12月生,1978年9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至今38年。1989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12月英国曼切斯特大学临床神经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9月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老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9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老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八年留学,成为中医药界首位长江学者。先师从世界上第一个记忆门诊创立者、牛津大学著名痴呆老师Gordon Wilcock教授,完成了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神经心理学预测研究。后转战曼切斯特大学,在著名神经病理学老师David Mann教授指导下,完成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神经病理学研究,回国后成为中医药界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中央保健会诊老师。

  十年钻研,突破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瓶颈。早年师从董建华院士,又得王永炎院士指导,将“通降”理论和“毒损脑络”理论用于痴呆等脑病治疗。发明补肾化痰活血专利中药制剂,单独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前驱期治疗,6个月认知改善与西药等效,记忆改善和不良反应率优于西药,对痴呆预防有重要意义,被首届痴呆预防国际大会推荐为“给阿尔茨海默病带来希望”的5种创新疗法之一。发现阿尔茨海默病 “启动于肾虚、波动于痰/瘀/火、下滑于毒盛”的病机演变规律,制定了分期辨证施治方案,联合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随访2年,病情稳定率高于单纯西药,突破了欧美报道的3个月疗效衰减和9个月疗效跌破基线的瓶颈。此外,遵“肝藏血,血舍魂”,“魂不归藏则不寐”理论,提出“从肝论治失眠”的治疗策略及清肝、疏肝、养肝类方。并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古训中受到启发,根据王永炎院士经验提出活血化瘀通络三步法用于中风治疗的规律,即“血气不和者,治以调气活血;血聚成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瘀阻络脉者,治以化瘀通络”。

  三十年如一日,爱心铸就榜样医生。“守护记忆,让亲情常在”是他敬业奉献的座右铭。他用爱心服务病人,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记忆专科门诊,诊治痴呆患者逾万人,而且在全国率先实行痴呆首诊免费检查,受益者已有5000多人。临床之余不忘科谱,他想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受益。2011年4月16日他率先主讲的痴呆宣教片BTV《您的记忆还好吗?》专题节目视频,网上点击观看已超50多万次,成为2011年第257期《神州学人》封面人物。2013年5月8日《健康报》以 “为痴呆诊治找到中医方案”为题进行了大篇幅报道。2015年6月25日《科学中国人》以“田金洲: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难题”进行了报道。分获2015年“首都十大健康卫生”提名、2015年“京城金牌好医生”及2016年“北京榜样”提名人物。

  科研课题及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慢性病的中医二级预防研究,国家重大专项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思维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脑内蛋白质质量控制网络的影响研究,教育部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011年)、三等奖1项(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2年)。

  学术专著:主编《王永炎院士查房实录》、《中国痴呆诊疗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与治疗》及《血管性痴呆》,副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主笔《中国简短认知测试在痴呆诊断中的应用指南》,此外还发表了失眠的中医药治疗经验、分期论治痴呆的临床经验、平肝清心安神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症状的临床经验,王永炎先生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经验等。

  环球网校友情提供: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7年度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汇总完整版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完整版

分享到: 编辑:兰兰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查询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