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学员心声 > 我的中医情结

我的中医情结

更新时间:2011-11-22 10:47:04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前段时间,一场围绕中医的存废之争掀起轩然大波。科普作家方舟子撰文质疑中医药,称中医为“伪科学”;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公开表示“支持批评中医”;哲学教授张功耀提出“废止中医”;网上更有人发动“万人签名取消中医”……
“中药有毒”、“中医不科学”、“中医药也会古希腊、古印度等的那些传统医学一样,必然被淘汰”,这些“老师”、“院士”们,对医学的认识不能说不浅薄,废止中医的说法不可谓不荒谬。但跳出中医存废之争,看我们中医人的心态是否正确呢?中西医的优势互补,已被绝大多数的人所认同,西医不是中医外患,在我看来,长期以来,束缚中医药发展的内忧,正是我们的中医情结。
中医的自卑与自恋
现今,“科学标准”遍地纵横,“科学方法”漫天飞舞。中医药的发展也渐渐迷失了方向:离开了中医思想的天人合一、随证治之,用西医动物模型、试验研究所的的“成果”,根本不是什么中医;离开了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用西医分析方法、化学提纯所取得的“成分”,也远非中药!我们中医中的有些人费尽心思去创造出一个化学合成的新药,去找出与西医的某个共同点,去发现一个可以被西医认可的地方---这在我们的教材中比比皆是---可以用西医证明了,这下我们科学了!这些难道不是对中医的否定吗?!可悲啊,中医人的自卑!
再看看我们对于“经典”的态度。诚然,《内经》、《伤寒》等典籍,奠定了中医药的基础,她们是中医的奠基制作、经典之作,使我们中医的骄傲。但我们中的有些人把她们奉为神,顶礼膜拜,捧得至高无上。“经典”不可冒犯,和“经典”相悖就是错的,提起来就是我们内经伤寒的某某记载早于西方多少多少年,甚至大放厥词,背出经典、背出经方,就可成名医、成神医。中医人的自恋,使“经典”成了我们的束缚。
自卑和自恋源于我们爱护中医的心理,但又恰恰体现了我们的不自信。那中医的前途是怎样的呢?
中医的前途
随着医学的发展,特效药(如抗生素、疫苗)的诞生,治疗方法的改进,卫生状况的改善,使鼠疫、疟疾、小儿灰质炎等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已经失去了让人谈之色变的威风,天花也几近绝迹。人类防治疾病的重点,已由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转向了慢性、心身疾病。面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抑郁症等,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往往顾此失彼,此病已止,又生他病,或一病未已,凭添他病。于是,现代的医学模式正逐渐的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转变。今天的医学,不能简单的依靠传统观念上的“科学”,更需要结合人文因素,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转变传统的治病观念,更加注重“治人”。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把人与社会作为整体,治疗的是社会层面上的人,而不是仅仅当做一部有毛病的机器去征服、去改造。于是,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的中医药学应和时代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认可。中医的辨证论治观念、整体观念和人本思想及其系统的养生防病理论和模式,在现代的疾病防治、“亚健康”、慢性病治疗上的作用凸现。
西医的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与中医的游刃有余、积极治疗,使越来越多的人的认识发生着变化,由西医治疗无效转向中医调养的无奈,到寻求中医治疗的主动。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中国用占世界5%的医药资源,卓有成效地解决着占世界20%人口的医疗问题的经验值得所有二三世界国家的借鉴。这里面中医药的贡献功不可没!世纪末,我们提出了“复兴中华民族”的口号,复兴中华民族,必先复兴中华文化,中医药正是优秀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中医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顺时势、合民意的,关键是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它!
务实才是出路
摆正我们的心态,纠正我们错误的中医情结,成功不可能靠愤慨和口号取得,中医的振兴,要靠所有中医人的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务实的精神。
对于西医,我们应该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对中医的正确态度是发展中医的需要。一味强调中医在某某方面的相关纪录早于西医多少年,在进行学习和研究时,唯西医马首是瞻,尽量向西医靠拢,这都是弱势心理的表现。西医与中医存在优势互补,西医在急诊方面是强项,中医在慢性、心身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抑郁症)等方面有优势。西医在人体结构的认识和仪器设备上,远长于中医,有助于临床诊断,禁忌症的确立。
对于经典,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取之“渔”。《内经》、《伤寒》等经典,理论深邃,富有哲理。但鉴于古人的认识有限,有些观点不免错误,《伤寒论》中就有用(衣昆)治疗男女阴部疾病的论述,这种错误在同时期的西方医学中也是有存在,我们所要做的,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关于“经典”,我们不能迷信,医学没有公式定理,不能企望背经典、读经方,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取“渔”比取“鱼”,来的重要的多。
先辈给我们铺了路,不只是让我们走,更需要我们走下去。从大环境中,正确地认识中医,摆正我们的心态,解放思想,扎扎实实地为之努力---务实才是我们的出路。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查询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