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气故易出现疲乏。另外,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则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感口干、咽干。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如何缓解秋乏,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每天多睡一小时
夏季夜短昼长,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秋季来临,这种习惯就要注意调整了,晚上争取在十点半之前睡觉,因为十一点,也就是“子时”以后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下降,它们同样需要休息。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当然,睡觉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好。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可以让大脑的氧气变得充足,缓解脑疲劳,比如太极拳、羽毛球、散步、慢跑、广场舞等,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加重身体的疲劳。经常待在室内的上班族可以经常伸伸懒腰,可以起到伸展腰部、活动筋骨、放松脊柱的作用,由于肢体的活动,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坚持吃早餐,早餐吃得少,不能为脑细胞提供能源,会使人精神不振,时间长了会出现倦怠无力,不能精力充肺的学习和工作。吃得过多大量血液流向消化道,脑供血会减少,大脑缺血缺氧,亦会引起秋乏症状。少吃腥膻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和红豆、绿豆、燕麦等。
进行穴位按摩
适当进行穴位按摩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太阳穴 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摩,局部微微感觉酸胀即可。
百会穴 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
风池穴 位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位置。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摩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最新资讯
- 中医医师行业动态|甘肃发文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医药工作2020-06-15
- 中医医师行业动态|内蒙古部署4项蒙中医药措施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2020-06-12
- 中医医师行业动态|第二届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论坛在京举行2020-06-11
- 中医医师行业动态|宣武中医医院增派人才赴阜平县中医医院开展健康帮扶工作2020-06-08
- 中医医师行业动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2020年第一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2020-06-05
- 中医医师行业动态|川渝签署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2020-06-03
- 中医医师的榜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拟表彰人选2019-10-14
- 安徽推进法规建设保障中医药发展、培养中医医师人才2019-04-09
- 镇巴县出台政策鼓励名中医进行中医医师传承带徒2019-03-30
-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药工作要点:加强中医医师人才建设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