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空间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3)
2.5 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研究
关于城市生活空间的适居性,国外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研究,我国对此问题长期无人问津,最近几年王兴中等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取得了开拓性成果。
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的静态关系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 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与经济空间的相关规律。这种规律主要反映了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决策、生产地域体系、技术水平、职业转变和后工业化等)与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② 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与政治空间的相关规律。这种规律主要反映了政治环境因素(政府管理、生产管理、消费政策、城市管理和政治利益集团等)与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的相互作用影响;③ 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与消费文化的空间相关规律。这种规律主要反映了消费文化环境因素(消费与区位观、消费与社会作用、消费与政治作用、消费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与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的动态关系规律主要表现在城市经济生活生活生活生活生活生活生活生活等与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3]。
除上述之外,李铁立、宁越敏、陈浮等学者对城市居住空间的选择和质量评价,实际上也是对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的研究。
2.6 城市生活空间发展变化的研究
城市生活空间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对城市生活空间发展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2.6.1 城市生活空间布局低密度郊区化
由于中低收入家庭无力购买市中心区价格昂贵的住房,加上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由于开发商对地价和环境的过度追求,使得城市生活空间布局过度向外扩张,有的甚至已扩展到远郊区。基于这种情况,目前一些学者把城市生活空间布局低密度郊区化作为一个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2.6.2 城市生活空间分异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以下特点:① 居住生活空间上表现为市中心区综合楼形式的高收入阶层生活空间,市中心区周围的中高收入阶层生活空间,城市边缘区的高级公寓、经济适用房、为工业区配套的居住区生活空间及外来人口的极差的棚户区生活空间;② 消费文化生活空间表现为高收入阶层消费文化生活空间,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文化生活空间和低收入阶层消费文化生活空间。这种城市生活空间分异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基于这种情况,目前城市生活空间分异已成了人文地理学、城市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研究的热点。
2.6.3 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的演化
城市生活空间结构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已从传统类型过渡到现代变革型。在这种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两种效应,一种是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是破坏了城市生活空间各要素之间的整合平衡。目前,研究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的演化,目的在于:① 寻求城市生活空间结构整合的机理,为探索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② 探索城市生活空间各要素不协调的成因,为解决城市生活空间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③ 为适应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的重组提供科学依据。
2.7 城市生活空间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城市生活空间与城市各种社区的内在机理及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才能为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总结目前我国学者对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① 以经济为中心,研究城市建设和发展与城市生活空间配置的内在联系并寻找其规律性。② 以人为本,研究城市生活空间综合体内部结构要素――城市各种社区的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时间与空间的和谐。③ 以改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为目的,研究城市生活空间规划,为城市社区重建提供科学依据。④ 以公平为准则,研究当代城市居民之间的公平,以实现城市社区居民人人有适当的生活空间;研究代际之间的公平,达到当代城市社区居民不要因自己的发展和需要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生活空间和质量的目的,从而使世世代代的城市居民公平合理利用社区生活空间,以保持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 中国城市生活空间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势
城市生活空间中心区不衰落,郊区化不是无目标的无限扩大,市中心区与郊区生活空间有功能分区,郊区生活空间是城市生活空间功能分区的结果,是功能分区的表现,而不是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下降的结果。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两个“为本”至关重要,这两个“为本”是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以“人”为本创建城市社区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即:① 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空间设计,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把为居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② 以人为本的社区景观设计,以全面体现人的价值和对人的尊重为宗旨;③ 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现节约土地资源为宗旨;④ 以人为本的社区环境设计,满足居民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为根本宗旨;⑤ 以居民的行为活动设计社区,旨在为不同人的需求设计可选择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以“自然”为本创建城市社区环境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即:① 以自然为本创建城市社区,应建立在人的本性是接近自然和自由自在的基础上;② 优化社区环境,应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为宗旨;③ 以自然为本创造的社区自然,应是人能够与之交流的自然,并非仅能满足感观的自然。用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点把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创建社区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未来的社区应该是一种生成于环境,贡献于生态,返回于自然,亲和于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社区”。
通过对未来城市生活空间与未来社区的展望性论述,笔者认为中国研究城市生活空间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① 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创建城市生活空间和社区二者之间的和谐性将是研究城市生活空间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永久性课题;② 由目前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和社区系统研究,逐渐转向城市生活空间结构要素的协调发展和社区系统要素的整合研究;③ 由城市生活空间分异和社区隔离研究,逐渐转向城市生活空间整合和社区融合研究;④ 由城市生活空间和社区规划研究,逐渐转向城市生活情境空间和社区情境空间的总体艺术布局研究;⑤ 由城市生活空间和社区设计研究,逐渐转向绿色城市生活空间和绿色社区设计研究;⑥ 由城市生活形态空间、意象空间和社区形态空间研究,逐渐转向城市生活信息空间和智能环境社区研究。
最新资讯
- 双十一钜惠:全年底价,城乡规划师课程8折起2023-10-27
-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教材2023-09-11
- 备考指导: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考点2023-07-31
- 2022年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免费资料2022-06-30
- 2022年城乡规划实务资料下载2022-06-29
- 2022年城乡规划师考试教材2022-06-28
- 2022年城乡规划实务免费资料2022-06-28
- 2022年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料下载2022-06-28
- 2022年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免费资料2022-06-27
- 2022年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复习资料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