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导游证 > 导游证备考资料 > 2021年导游资格考试: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考点

2021年导游资格考试: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考点

更新时间:2021-09-22 15:40:23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299收藏89

导游证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相信不少人的心目中都有着一个“导游梦”,梦想成为导游之后免费游遍天下。不过导游可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职业,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环球网校小编为各位准导游整理了2021年导游证备考知识: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考点,码住哦。

下面是2021年导游资格考试: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考点,大家可以收藏一下。

温馨提示: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届时我们会短信通知您准考证打印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信息。点击查看:2021年导游证《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汇总

2021年导游资格考试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1.文化遗产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讲话,他指出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和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2.绿色发展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发表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湿地贵在原生态,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3.传承红色基因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时指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4.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贫困地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摘帽不是重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加强文化旅游交流互鉴

1.倡议实施"一带一路"

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在致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的贺信中写到,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中意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希望中意文化和旅游界人士共同描绘古老文明新时代对话的绚丽景致,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2020年8月31日,习近平同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通电话时强调,中方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摩洛哥投资兴业,愿同摩方稳步推进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中非、中阿合作论坛等框架内各领域合作,共同规划疫情后人文交流合作新蓝图,推动中摩战略伙伴关系结出新的硕果。 2020年11月1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开放合作大旗,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同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和互联互通规划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融通,同各国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贸、科技创新、公共卫生、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加强绿色发展合作,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

2020年1月6日,习近平会见老挝总理通伦时强调,中方愿与老方一道,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推进发展战略对接,加快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扎实推进铁路、经济园区等大项目合作,促进人文交流。 2020年1月17日,习近平在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强调,中缅关系已进入新时代,双方要以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为遵循,以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为重,夯实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使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胞波、好伙伴。

3.推动两岸合作交流

2020年第10期《求是》杂志刊登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2020年第14期《求是》杂志刊登习近平署名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文章指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4.其他主要国际交流

2020年1月22日,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强调,要抓紧落实我们达成的一系列务实合作共识,照顾彼此重大关切,本着互惠原则,在民用核能、科技、工业、航天等领域推进合作,筹备好2021年中法文化旅游年。 2020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时强调,中方愿同德方本着合作共赢精神对双边经贸、科技、人文等各领域合作进一步作出规划,希望德方继续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2020年5月15日,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通电话时强调,双方要积极谋划疫情后双边关系发展,保持高层交往,加强经贸、投资等传统领域合作,积极探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 2020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夯实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民意基础。要支持本组织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媒体、妇女等领域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合作架构。 2020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习近平指出,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定文化自信

2020年第14期《求是》杂志刊登习近平署名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文章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四大发明"以及漆器、丝绸、瓷器、生铁和制钢技术、郡县制、科举制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我国在悠久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2.做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参加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就做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3.强化内部建设

2020年第10期《求是》杂志刊登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4.弘扬时代精神

2020年5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充分展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导游资格考试: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考点。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导游证考试模拟试题、真题解析等备考资料,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导游证资格查询

导游证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导游证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