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定义判断之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
收藏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公考定义判断之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解题方法
解答定义判断题的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当然有些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直接选择的方法。具体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排除。
1. 从定义项的“属”入手,如果选项中的案例不属于该定义项中“属”的范畴,就可以判定该选项不符合定义。
例:“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争议的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解决的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
A.原、被告之间发生纠纷的1000元的借款
B.原、被告之间发生的名誉受到诽谤的伤害
C.原、被告之间发生的起诉与被起诉的关系
D.原、被告之间发生的抢劫与被抢劫的施、受害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B选项中的“伤害”就不属于“属”“法律关系或权利”的范畴,因为“伤害”是“事实”,而不是“法律关系或权利”。可以首先排除。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属”当作定义项的关键词,以便和以下的方法统一起来。
解答定义判断题的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当然有些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直接选择的方法。具体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排除。
1. 从定义项的“属”入手,如果选项中的案例不属于该定义项中“属”的范畴,就可以判定该选项不符合定义。
例:“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争议的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解决的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
A.原、被告之间发生纠纷的1000元的借款
B.原、被告之间发生的名誉受到诽谤的伤害
C.原、被告之间发生的起诉与被起诉的关系
D.原、被告之间发生的抢劫与被抢劫的施、受害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B选项中的“伤害”就不属于“属”“法律关系或权利”的范畴,因为“伤害”是“事实”,而不是“法律关系或权利”。可以首先排除。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属”当作定义项的关键词,以便和以下的方法统一起来。
2. 分解被定义项中的“种差”,抓住其中的关键词。
这是解答定义判断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如上例中只要抓住关键词“民事”,就可以排除C、D两项,因为C项中原告与被告之间是诉讼法律关系,D项中原告与被告是刑事法律关系,均不是“民事”的法律关系。
本题中还有两个关键词:“当事人争议的”,“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但是并没有作为考核点而出干扰项。而四个选项都有“原、被告之间发生”,隐含了以上两个关键词的内容。因为只有在人民法院审判中才会有原告和被告,也只有当事人有争议才会诉讼至法院,成为原告和被告。
考试中某些关键词不作为考核点的情况也比较常见,所以只要抓住与选项相关的关键词即可,不必面面俱到,甚至不需要对概念完全理解。
定义中常见的关键词有这样几类:“主体”即“概念的承受者”,“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等。
这是解答定义判断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如上例中只要抓住关键词“民事”,就可以排除C、D两项,因为C项中原告与被告之间是诉讼法律关系,D项中原告与被告是刑事法律关系,均不是“民事”的法律关系。
本题中还有两个关键词:“当事人争议的”,“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但是并没有作为考核点而出干扰项。而四个选项都有“原、被告之间发生”,隐含了以上两个关键词的内容。因为只有在人民法院审判中才会有原告和被告,也只有当事人有争议才会诉讼至法院,成为原告和被告。
考试中某些关键词不作为考核点的情况也比较常见,所以只要抓住与选项相关的关键词即可,不必面面俱到,甚至不需要对概念完全理解。
定义中常见的关键词有这样几类:“主体”即“概念的承受者”,“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等。
3. 对选项进行归纳和抽象,这是应用以上两种方法的前提。
如上例应该能归纳出:B为“事实”,C为“诉讼法律关系”,D为“刑事法律关系”,所以,排除B(定义为“法律关系或权利”而非“事实”)、C、D,选择A答案。
可见,在抽象与概括的基础上,抓住对关键词的分析至关重要。
综上,应试者应熟练掌握上述三种方法,并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不分先后同时使用,这才是应对定义判断题型的关键之法。
如上例应该能归纳出:B为“事实”,C为“诉讼法律关系”,D为“刑事法律关系”,所以,排除B(定义为“法律关系或权利”而非“事实”)、C、D,选择A答案。
可见,在抽象与概括的基础上,抓住对关键词的分析至关重要。
综上,应试者应熟练掌握上述三种方法,并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不分先后同时使用,这才是应对定义判断题型的关键之法。
二、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恰当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
在解答定义判断问题时,我们要恰当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具体运用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应从题干给出的定义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自己已有的定义去衡量,尤其是当题干的定义与自己掌握的定义之间有差异时,更应当以题干中的定义为准。
2. 充分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准确理解“定义项”的关键词,以及对选项中的案例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抽象。
3. 当遇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念时,不要想的太深,以至于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而是要紧紧扣住定义本身及其关键词。
在解答定义判断问题时,我们要恰当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具体运用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应从题干给出的定义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自己已有的定义去衡量,尤其是当题干的定义与自己掌握的定义之间有差异时,更应当以题干中的定义为准。
2. 充分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准确理解“定义项”的关键词,以及对选项中的案例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抽象。
3. 当遇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念时,不要想的太深,以至于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而是要紧紧扣住定义本身及其关键词。
编辑推荐
上一篇:公考定义判断之经典真题及解析
最新资讯
- 2025国考申论范文下载:以创新为翼,翱翔制造强国蓝天2024-11-15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教养之光,文明社会的金钥匙2024-11-14
- 2025国考申论写作范文:以“中国精神”为笔,绘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片段积累小技巧,弯路走的少之疑问句2024-11-02
- 【国考必赢】2025国考申论备考:讲解稿的满分秘籍2024-10-23
- 2025国考常识备考之中国山脉2024-10-1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引领未来,奋斗铸就辉煌2024-09-2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守护绿水青山,共绘金山银山新画卷2024-09-19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2024-09-18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新篇章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