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 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审题

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审题

更新时间:2013-03-11 19:10:5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审题是考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会导致考生丢掉很多不应该丢失的分数。所以各位考生在考试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仔细的审题,重视审题的作用,揣摩题干的要求,不要偏题、漏题,才能拿到更多的分数。

  对于审题的要求,无非是仔细、耐心、认真揣摩,但是如何审题,如何抓住问题的重点,如何规避出题人的陷阱,才是最重要的。下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介绍申论试题题干中的几种常见陷阱:

  一、答案内容误导

  在题干的描述中,对答题的内容范围进行误导,导致考生在作答时少答或者多答。

  例1:2011年省部级国考

  2、“给定材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这道题前半句说介绍了王景治河的思路和方法,后面又提“王景治河后”,让很多考生误以为王景治河是答题的重点,特别是后半句容易产生歧义,到底是指王景治河后这段时期呢,还是指因为王景治河而导致黄河安澜的原因?因此,就会有学生纠结:是应该概括因为王景治河而导致的黄河安澜的原因,还是概括所有黄河安澜的原因。在上课过程中,每个班都会有学生对此产生误解,而且不在少数,可见该问题发生概率之高。

  那么对于这道题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单从题干语句的意思上来讲,前半句只是一个暗示,告诉考生王景治河的主要工作是黄河安澜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后半句的“王景治河后”实际上只是一个对时期的形容词,指的是“王景治河后的这段时期的黄河安澜的原因”,所以“王景治河后”在这里更像是一个状语的角色。其次,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应该概括所有黄河安澜的原因,因为黄河安澜的范围大,而因为王景治河而导致的原因只是黄河安澜所有原因的一个方面。而小题采用的是采点给分的原则,写多写错均不扣分,所以答案应该尽可能的全面,在此原则下应概括所有安澜的原因。再次,资料中的内容明显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王景治河,后半部分是自然事实,而且中间有一句标志性的话“以上是从治黄工程角度看”,这句话把这两部分间隔开,使材料明显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但是在下面的自然原因里有这样一句话“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淤积”,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自然原因,王景的所有工作也是白费的,显然王景的原因没有自然原因重要。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内容应该包括王景治河的原因和黄河自身的自然原因两部分。

  二、阅读材料范围误导

  这种误导在概括题中未曾出现,主要出现在分析题和对策题中。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不通读全部资料,而是直接看后面题干中划定的资料范围,然后找到该片段资料进行阅读并回答问题,这种不良的习惯极容易导致答案出错,甚至完全偏题。因为仅有概括题的划定范围是固定的,而分析题和对策题,出题人会给考生一些误导,让考生错误的以为答案就在划定范围内,而且当划定范围找不到确切答案时,考生就会自己去编写答案以致错上加错。这种命题方式导致很多同学严重失分。

相关推荐: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点拨:对策类题目

天津2013年国内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三公经费”

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解析阅读理解能力

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练习题

  例2:2010年918联考

  “给定资料7”提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请结合给定资料内容,谈谈这一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2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

  这道题很多同学一看,就想当然的认为应该到资料7里寻找答案,对题干的囫囵吞枣,不认真揣摩出题人的意思是丢分的主要原因。首先,题干中只说资料7提到了这场改革。意思是说要求考生谈的是资料7里指的这个改革,只是特指的意思;其次,后面的“请结合”才是答案的范围,而题干中说的是结合给定资料,并不是结合给定资料7;再次,经过第一遍的通读全篇资料之后再开始做题,应该对题目的答案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和范围,应明确其他资料中也有部分答案的内容。

  另外,给定资料7的全部内容一共才350个字不到,而题干要求是不超过300字,如果答案仅在资料7,那意味着考生基本上只要把资料7照抄一下,控制在300个字以内,根据采点给分写多不扣分的原则,肯定就可以拿满分了,出题人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而且资料7中几乎全是一些数据性支撑,并没有实质内容。

  同样的误导类型还有2011年424联考B类,出题的方式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给定资料2”提到,我国一时出现了“养老真空”,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对养老真空的理解。

  对策题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误导题型,而且误导的方式更像是考生自投罗网。

  例3:2009年913四省联考:

  给定资料介绍了当前农村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些做法及其利弊。请针对重庆市石堰镇农民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做法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给出你的解决思路。(25分)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

  这道题绝大多数考生在审题后就会迅速的回到资料中按照资料的编号去寻找一下石堰镇农民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出现在什么地方,在资料4的第一段第一行就点出了石堰镇成立公司的事情,然后考生就会想当然的把答案的范围锁定在资料4,却不知这样正好掉入了出题人的陷阱里。

  资料4中只有一些数据,并没有对策,甚至连一些不好和问题都没有,考生无法作答的时候又会习惯性的去胡乱编写。这道题的题干中其实并没有为考生划定答题阅读的范围,而是说资料介绍了利弊,请谈石堰可能出现的问题,那也就是说让你结合资料谈石堰镇可能出现的所有给定资料介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弊中的“弊”,并给出解决这些“弊”的对策。

  三、答题顺序错判

  考生因为审题不清楚或者盲目套用以前的真题的答题模板,而导致在答题时答案的内容排列顺序出现颠倒或错误,使阅卷人在阅卷时遗漏部分采分点或者答题的顺序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而被扣分。

  例4:2008年国考

  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15分)

  这道题属于启示类的分析题,答案主要是因为漫湾水电开发存在严重问题,而美国存在类似问题,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治理了这些问题,所以启示应该是合理套用美国的对策。漫湾的问题是我们得出启示的理由,属于启示的原因或者论据,但由于题干问的是启示,所以应该先写启示,再写具体的理由或者具体对策。答案的提纲应该是:

相关推荐: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点拨:对策类题目

天津2013年国内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三公经费”

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解析阅读理解能力

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练习题

  答:1、启示是。。。。。

  2、具体来说有1、2、3、4、。。。。

  3、之所以有这样的启示是因为漫湾存在问题1、2、3、4、。。。

  而2011年省部级国考又考了一道启示类的分析题:

  “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400字。

  审这道题的时候很多同学一看后面是启示,还没有认真揣摩题干的要求就开始套用前面08年的套路,是第一个错误。08年的题只有一问,那就是请分析启示。但是2011这道题是两问,因为中间有一个“并说明”,“并”字表并列关联,说明前后是同样效力的,前半句的归纳是一道典型的概括题,后半问启示才属于分析题。而且题干中是先问的归纳,再问的启示,因此在答题时应该先进行概括的部分,再分析启示。

  第二个常见错误就是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去理解第一句话,在答题时把答案按照三条河分成了三条,像下面的格式:

  答:密西西比河的危机:。。。。美国的举措是。。。。

  亚马逊河的危机:。。。。巴西的举措是。。。。

  尼罗河的危机:。。。。埃及的举措是。。。。

  这种格式实际上是错误的。有两个原因:一是题干的表达是介绍了“危机和举措”,这才是这句话的主干,而三条河“等流域”只是一个定语,用来形容危机和举措的;二是阅卷人在阅卷的时候,看到每条前面的危机写对了就会直接给你这一个采分点的分数而不会再继续看完这一条,这样就导致后面的各国举措的采分点没有被阅卷人看到,这在阅卷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所以答案应该按照主语来进行归纳,答案的格式应该这样分布:

  答:生态危机: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

  治理举措:美国。。。巴西。。。埃及。。。

  启示:。。。。

  同学们不要小看这样一个顺序,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问题,在标准答案里举措占6分,启示12分,危机一共才2分,如果阅卷人忽略掉你的举措的部分会扣掉6分的分数。考生写出了标准的答案,但还要注意如何让阅卷人清晰的看到你的答案的每一条。

  四、漏答答案内容

  近几年关于对策题的考察多为要求先概括问题,再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对策题一般会在题干中明确要求考生概括或归纳问题,或者在题干中不要求,而是在下面的要求里有“问题明确”、“问题定位准确”、“问题概括准确”的要求,那么出现了这两种情况,则必须在答案中将问题明确写出,并且应该写在对策的前面。如果写在对策后面或者和对策写到一起,一个对策和一个问题并为一条,则不符合标准答案的“问题明确”的要求,而且也容易导致阅卷人在阅卷时将问题的采分点遗漏。

  例5:2011年424联考

  “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

  例6:2012年地市级国考

  “给定材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这两道题通过仔细审题,会发现都要求先概括问题再给出对策,类似的题型还有很多,所以要求考生注意。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题目要求,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答题的具体要求,确定答题的范围和重点,明确答题的步骤和表达方式的过程。审题是做任何试题的第一个必要步骤,也是申论考试做题的重要环节。所以,广大考生一定要足够注意和重视。

相关推荐: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点拨:对策类题目

天津2013年国内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三公经费”

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解析阅读理解能力

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练习题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