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013年公务员面试话题:解读“中国式”
热点模拟: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式”这三个字以很高的频率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治堵”……国人无奈自嘲也好,刻意调侃也罢,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对此,谈谈你得看法?
参考答案:
中国式XX,种种的不良陋习反映出国民的一些特点和弱点,纵观这些中国式,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聚众践踏规则,从而导致混乱无序,而中国式的无序现象是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
规则带来秩序。规则是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形成的普遍认可的规矩和原则。个体遵守规则,就意味着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必须尊重并保护别人的权益。人越多,越需要人们遵守规则。只有个体自觉维护规则的有效性,社会交往和社会群体才有秩序可言。
规则意识是人们自觉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简要来说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公德意识培养的缺乏。传统儒家文化很强调“德”的教化功能。但对公德缺乏现代法律学意义上的界定,导致公德私化。从家庭、朋友间的“公德”,到小利益集团的“公德”,其实都公共得有限,隐含着私我的考虑,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公众利益为中心。闯红灯、不排队、随意喧哗等现象就是无视他人利益的体现。公德意识的缺失势必会造成规则意识的弱化。其二是守法机会主义的盛行形成了不尊重规则的社会氛围。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选择守法还是不守法,不是法律是不是有此规定,而是个人利益权衡的结果。如果违法成本高,或者受到法律制裁的可能性大时,个体倾向于守法;如果违法既不会受到制裁,自己又能受益,就算明知法律不允许,也敢于以身犯禁。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违法的,但是不会受到处罚,于是聚众闯红灯就泛滥了。守法的机会主义使得刚性的法律成了橡皮筋。法律是最有强制力的规则。当法律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要让公众形成尊重规则的自觉意识就很难。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正是当前破解交通安全难题的一把钥匙。如果说法治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动机,那么交通文明就是调动社会层面参与配合的润滑油,二者缺一不可。
要意识到交通文明是关系到交通安全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中国爆发式进入汽车社会的门槛,这往往导致交通法规的进化速度滞后于汽车社会的发展速度。在这种背景下,更要利用好法规往往滞后而文明却可先行的规律,用交通参与者的文明意识再为汽车社会扣上一条安全带。
相关推荐:天津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业病
最新资讯
- ‌2025年国考备考资料免费下载:高频成语辨析早读讲义助你突破语言关2024-12-12
- 2025国考申论范文下载:以创新为翼,翱翔制造强国蓝天2024-11-15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教养之光,文明社会的金钥匙2024-11-14
- 2025国考申论写作范文:以“中国精神”为笔,绘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片段积累小技巧,弯路走的少之疑问句2024-11-02
- 【国考必赢】2025国考申论备考:讲解稿的满分秘籍2024-10-23
- 2025国考常识备考之中国山脉2024-10-1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引领未来,奋斗铸就辉煌2024-09-2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守护绿水青山,共绘金山银山新画卷2024-09-19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