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模拟试题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三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三答案

更新时间:2010-06-24 23:26:51 来源:|0 浏览1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一、选择题

  1.A解析∶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因此,答案为A。

  2.C解析∶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中,思维力的培养就成为其核心。因此,答案为C。

  3.B解析∶幼儿智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幼儿的智力、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答案为B。

  4.C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主要是萌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等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发展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因此,答案为C。

  5.D解析∶对幼儿进行美育,不是为了让其进行专业性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因此,答案为D。

  6.B解析∶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幼儿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因此,答案为B。

  

 

  10.D解析∶幼儿身体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各机体的正常发育,这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正常发育的机体,就谈不上身体的健康发展。因此,答案为D。

  11.C解析∶幼儿体育之所以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是因为其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不同。在幼儿阶段,由于抵抗力差,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动作不协调等,需要设计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不宜进行爆发性肌肉活动;需要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需要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创设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等。因此,答案为C。

  12.B解析∶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主要靠自己的感官来与外界接触,所以,幼儿的感性经验就成为幼儿获取外界知识、将外界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的前提。幼儿的知识结构只有建立在幼儿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与幼儿自身经验相联系,才易被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答案为B。

  13.A解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学生只有对某事物有兴趣,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求知欲则进一步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探索未来的兴趣。因此,答案为A。

  14.A解析∶一般来说,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50厘米,第一年会增加24厘米,此后每年增加10~20厘米;初生的婴儿平均体重为3.2千克,一年体重可增加至三倍,在前五个月中重量的增加最大,约为出生时的两倍,以后的生长速度会减少。因此,答案选A。

  15.C解析∶我国在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答案选C。

  二、填空题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协调发展

  2.全面发展教育

  3.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个性

  4.专门的德育活动

  5.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6.求知的兴趣;创造的兴趣

  7.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

  8.道德行为的形成

  9.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

  10.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基本素质

  三、简答题

  1.简述幼儿体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幼儿体育是为了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而实施的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的重中之重。在幼儿园体育中,不能把目光放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更不能允许为比赛、表演、为幼儿园争名次、争荣誉等目的而进行有伤幼儿身体的任何活动。要充分考虑幼儿身体的特点,避免小学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用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各种身体活动来促进幼儿体质增强。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体育活动的功能必须通过幼儿自身的积极参加才可能实现,幼儿对体育活动是否喜欢,是否投入是体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实施体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态度,不能为了达到计划的目标,生硬地强迫幼儿训练或完成某项运动,或因为幼儿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而进行惩罚、责备。另外,体育活动的难度、趣味性以及活动的设备条件等也是教师要特别关注的。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专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惟一的途径。因为幼儿园体育的某些目标,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目标,仅仅靠体育锻炼是不能完成的,还必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要实现体育的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体育。

  (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在早操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组织体育课,教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要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来实现活动目标;体育游戏中则要充分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户外体育活动中要保证幼儿自由、安全地活动等。

  2.简述幼儿智育的内容。

  答∶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展幼儿的智力

  ①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如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像和创造能力等。

  ②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如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性,观察事物的准确性、敏锐性等。

  ③帮助幼儿尝试使用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技能等。

  (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

  幼儿学习的知识包括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常识、社会常识、自然常识以及幼儿能够理解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国家政治生活有关的初步知识等等。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奇心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学习习惯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以及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幼儿学习时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积极克服困难、能否爱护文具、能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

  3.简述幼儿德育的目标及其内容。

  答∶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其目标和内容分别是∶

  (1)幼儿德育的目标

  幼儿德育的目标正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那样∶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人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2)幼儿德育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①发展幼儿社会性。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②发展幼儿个性。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等。这些个性品质对幼儿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有重大意义。

  4.如何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答∶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自身应有的需要和权利。1998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公约指出生存与发展是儿童的基本权利。《规程》中的第六条也体现了对幼儿发展权利和保护的重视。

  (2)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幼儿体、智、德、美等几大方面都发展。由于体、智、德、

  美这几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课程要能推动幼儿的这几方面都发展,要进行整体设计。

  (3)幼儿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应是幼儿的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幼儿的发展除了身体的、认知的、语言的发展,也应有社会性的、情感的、交往的和道德的等方面的发展。

  (4)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5)幼儿全面发展应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过程。教师设计的活动应符合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充分地活动、主动地活动,力求使幼儿的活动性贯穿于活动发起、进行和结束的全过程中,使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且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6)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紧密关联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时代的召唤和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幼儿教育应顺应社会的需要,在幼儿教育现有目标基础上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幼儿期是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智力的早期开发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智育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幼儿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与欲望,启迪幼儿的智慧,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学习,学会认知,为其今后不断主动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打好基础。开发智力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个体要求的需要。

  (3)德育

  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对幼儿实施德育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美育

  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总之,体、智、德、美四育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几个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6.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总有重智育轻体育,重知识轻道德的表现,简述其原因。

  答∶我国学校教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总有重智育轻体育,重知识轻道德的表现,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文化传统的影响

  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较为重视给予儿童足够的文化知识,至于其他方面则可忽视,这对今天幼儿教育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家长的功利需要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目前在我国城镇家庭中独生子女约占90%以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十分普遍,许多家长过早地为孩子选择职业定向,学习一技之长,希望孩子能够在人才竞争中取胜。而作为学前教育目标当中一些基本的内涵则被忽视和削弱了,如学前儿童的人格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素质的提高等等。

  (3)应试教育的压力

  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当中,而这种竞争也已经广泛深入地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在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等无不反映出应试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影响。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家长和幼教机构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干扰和影响了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贯彻实施。

  7.简述幼儿智育的途径。

  答∶幼儿智育的途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途径。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与发展起来的,幼儿智力的发展更是如此。幼儿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如幼儿的游戏、实物操作活动等,是幼儿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也是幼儿不断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知识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解放幼儿的双手,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从事不同水平的游戏,操作活动,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直接知识,促进智力发展。

  日常生活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智育的重要途径。智育应当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应当引导幼儿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等。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幼儿智力的发展与环境关系密切。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幼儿才能够自由思考、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自由地想像和创造,才能自己选择、自己探索,智力才能得到发展。在一个压抑的环境里,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活动,他们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丧失自信心,懒于思考,变得唯唯诺诺,不可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重视建立与幼儿的良好关系,鼓励幼儿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允许幼儿犯错误,尊重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创造,让幼儿有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8.简述幼儿美育的内容。

  答∶幼儿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美育是最能深人人的灵魂、触动人的情感的教育。情感虽然不会给我们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但它却能点燃人生命的火花,把人推向高尚的境界。因此,应当通过美育来培养高尚的情感,使人不仅仅热爱美,而且要为美好的事物、为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的社会情感已经初步发展起来了。尽管他们尚不具有分化、成熟的审美情感,但却具有了培育的基础。幼儿期的情绪、情感极易被感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美的事物有积极的探索兴趣,美的事物有声、有色、有形、有魅力,非常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而使他们高兴起来。只要给幼儿提供美的事物,让他们能够理解美的形式所包含的美的意义,就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能让他们从直觉开始。产生最初的审美情感,并将此情感一直贯穿于他们整个的审美活动。因此,培育这种情感应当成为幼儿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培育幼儿的审美感知就是积极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现实生活和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美,使其感知活动对美变得敏感起来,能在平常的事物中、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幼儿审美感知的发展与其一般感知觉和认知的发展相伴随,从无意识地对美的东西的注意到模仿周围成人对美的感受,直至自觉地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幼儿的审美感知具有表面性,如他们容易接受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喜爱鲜明、艳丽的颜色,不注重色彩的协调,喜欢听欢快、变化明显的曲调等;幼儿的审美感知还带有行动性,常常直接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对美的感受、理解、态度,如对美的东西总喜欢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等。因此,应当多组织各种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发展感觉器官和基本的认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美,发展对美的丰富感受性。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想像和创造

  幼儿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在情感的驱动下,会产生表现美的欲望和行动,幼儿表现美的核心是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即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带着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对美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想法。幼儿的这种想像和创造需要积累多种经验,需要自由的学习环境,需要通过绘画、唱歌、舞蹈、语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一定的能力和技能才能实现。因此,营造一个宽松的气氛让幼儿能自由地想像、创造,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幼儿能开阔眼界,获得丰富的刺激,创设幼儿能充分显示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等等,都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9.简述幼儿教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关系。

  答∶体、智、德、美四育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并且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各育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以下方面∶

  (1)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的作用

  ①体育是为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②智育旨在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③德育是培养儿童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论述题

  1.试述幼儿德育实施的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幼儿德育的途径

  ①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德育应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幼儿不断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

  ②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分组、个别进行;活动内容应以幼儿周围熟悉的现象或他们生活中的事例为主;多采用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活动时间长短依内容而定,可以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活动应当尽可能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③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由于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中反映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人们道德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情感等等,所以教师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

  (2)实施幼儿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①热爱与尊重幼儿。对幼儿进行德育,首先要热爱与尊重幼儿。爱幼儿是向幼儿进行德育的前提,是使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教师对幼儿的热爱不仅基于感情,也基于一种社会责任。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幼儿,了解、关心、体贴幼儿,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特别是不歧视那些有缺点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才能使幼儿获得一个道德成长的良好环境。尊重幼儿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其次,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②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人的每一种品德都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构成。在幼儿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四要素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等发展较差,因此,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人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必须从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周围生活的爱人手,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

  第二,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由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局限,德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

  第三,注意个别差异。幼儿在个性品质的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德育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保证每个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

  ③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有目的地改变幼儿的行为是幼儿德育的重要任务。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热情,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常用的技巧主要有∶

  第一,强化行为的技巧。强化有利于形成、巩固幼儿正确的行为。教师对幼儿正确行为的表扬肯定、赞许鼓励和对消极行为的批评、惩罚等都是强化。

  第二,预估行为的技巧。预先估计到幼儿行为的发生而提前干预,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积极行为、避免消极行为。

  第三,转移行为的技巧。转移是指把幼儿的注意力从当前的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上去,以引导幼儿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

  第四,让幼儿理解行为后果的技巧。幼儿的一些错误行为是因为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不理解规则而造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改变行为,巧妙地让他们看到自己行为造成了什么影响,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2.试述幼儿美育实施的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实施幼儿美育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为∶

  (1)幼儿美育的途径

  ①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是人类审美实践的集中体现,所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主要通过音乐活动、绘画活动、手工制作、文学作品欣赏、表演活动等来实施。在这些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觉、视觉、触觉、身体感觉等的综合审美感知,让幼儿被歌曲、旋律、舞蹈、绘画、工艺品、诗歌、童话、故事等等所感染,产生隋感体验,并激起幼儿用节奏、用色彩、用线条、用形体等来表达美、创造美的欲望和行动。

  ②幼儿的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途径。美育的实施不应仅仅局限在艺术活动方面,日常生活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极好机会。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美是幼儿最接近、最熟悉、最容易感知的。因此,幼儿审美教育应当贯穿在幼儿的整个生活中,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应注意引导幼儿发现、认识周围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物的美。

  ③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美育的广阔天地。自然界是幼儿美育内容的天然宝库。它为幼儿提供的审美对象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界的美是真实的美,它具体、直观、生动形象,很容易为幼儿所感知。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

  (2)实施幼儿美育应注意的问题

  ①幼儿园美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幼儿园美育的目的是培养每一个幼儿美的情感、美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而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不是为了培养极少数艺术小天才。当然,由于幼儿在艺术天赋上的个别差异,有的幼儿的某些艺术潜能需要早期培养,但这不应当以牺牲其他幼儿应有的发展为代价。在美育中必须贯彻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的原则。

  ②重视通过美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幼儿美育应当着眼于引导幼儿人格向积极方面发展,特别是幼儿情感的发展,这本来也是美育最重要的一种价值。但是长期以来,美育受重理智、轻隋感的倾向影响,出现了许多错误偏向。

  ③重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美育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像和创造,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的主动性是美育的重要目标。为此,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必须克服过分强调表现技能、技巧的偏向;在教师的指导方法上,必须注意启发式而非命令式,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

  

 

  (2)后天的环境条件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能离开一定的时空条件,即环境。人和其他生物不同,人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经过人改造的自然环境。另外,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也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教育

  与遗传、环境比较起来,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采用特定的内容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引导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通过教育可以发扬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托儿所、幼儿园向学前儿童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并取得家庭的密切配合,积极地影响儿童,从而为儿童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4.试述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答∶我国幼儿园小班幼儿年龄一般为3~4周岁,就总体而言,小班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具有以下特点∶

  (1)动作迅速发展

  迈人3岁这个年龄阶段,幼儿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增强,幼儿的动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攀登等动作技能,并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发展起运动能力,学会了更为复杂的动作技能。但是小班幼儿动作仍然不够协调和平稳,大肌肉动作比控制手指小肌肉发育更早些。

  (2)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并向往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教师要尽可能地公平关注和对待每一个幼儿。在给予某个小朋友表扬、奖励时,要坚持一致的标准。教师不可总是偏爱某个幼儿而经常性地给予公开赞赏,会给其他幼儿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

  (3)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3岁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而停止或转移。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之中记住一些事物,而有意记忆的内容反而记不住。

  (4)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

  幼儿期是情绪情感十分丰富的阶段。在多种分化的情绪基础上,幼儿期出现了一些高级情感,如同情心,羞愧感等,这些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幼儿社会性行为产生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催化剂,但总的来说,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教育者不断引导和培养。

  (5)喜欢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小班的幼儿十分喜欢模仿父母、教师等亲近的人,因此在幼儿面前成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6)开始关注同伴,社会性得到初步发展

  幼儿园的生活范围扩大了,环境比家庭里丰富,他们开始接触更多的成人以及小伙伴,看到更多新鲜事物,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较喜欢独自游戏,对外部动作感兴趣。

  (7)语言发展快,爱说话

  幼儿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因而主动表达的欲望很强,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音仍然不够准确,词汇比较贫乏,说话不够完整。这个时期的幼儿喜欢听成人讲简短的童话、故事和儿歌,并能记住它们的内容。

  (8)感知觉发展迅速,观察力有待发展

  小班幼儿是感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通过五官与周围环境相接触,并获得感性经验。但其观察力还很弱,观察事物时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的、明显突出的特征,不太注意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善于从整个事物中发现内在的联系,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增强,观察的概括性将不断增长。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