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模拟试题 > 2015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题:血吸虫病

2015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题:血吸虫病

更新时间:2015-06-23 10:03:0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临床助理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5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题,环球网校医学网搜集整理供考生们参考,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

编辑推荐:2015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题汇总

  2015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题,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供考生们参考,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

  概述

  是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变是由虫卵沉积于肝脏和结肠等组织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急性期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肝大及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主要是肝脾大或慢性腹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出现巨脾、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并可发生肺、脑等异位损害。

  (二)病原、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1.病原目前认为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5种,即Et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血吸虫成虫雌雄异体,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在血管内交配产卵,虫卵滞留于肝及结肠壁内,可穿破肠壁血管,随粪便排出体外入水,在适宜温度下孵出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经母包蚴和子包蚴两代繁殖成尾蚴,从螺体逸出于水面漂浮游动,当人、畜接触疫水时,从其皮肤、黏膜进入人体,随血流经肺进入肝脏、结肠,在肠系膜下产卵。在其生活史中人及哺乳动物是终末宿主,钉螺是中间宿主。

  2.发病机制血吸虫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宿主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尾蚴穿过皮肤,引起局部速发与迟发的变态反应;幼虫在移行过程中,其体表抗原决定簇逐渐向宿主抗原转化,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不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或炎症;成虫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作为循环抗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大量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积聚于虫卵周围,形成虫卵肉芽肿。此虫卵肉芽肿中可检出高浓度可溶性虫卵抗原,抗原与抗体结合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急性血吸虫病是体液与细胞免疫的混合表现,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病理变化认为是迟发型变态反应。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产生的。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是一种伴随免疫,因此血吸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称为免疫逃逸。

  3.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异位损伤。

  (1)急性血吸虫病:潜伏期一个月左右。

  1)发热:可为高热或不规则低热,高热以间歇热型或弛张热型多见,重型患者可表现为稽留热型,伴畏寒,热退大汗。一般感染中毒症状相对较轻,重症患者可有意识淡漠、重听、腹胀和相对缓脉等中毒症状。

  2)消化系统症状: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少数患者可有脓血便和腹水。

  3)肝脾大:90%以上的患者肝大、压痛,半数患者脾大。

  4)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等。

  5)呼吸系统表现:多数患者有轻微咳嗽、咳痰,重型患者气促、咳血痰。X线胸片可见肺纹理增多,散在点状、粟粒样浸润阴影,边缘模糊,中下肺多见。

  (2)慢性血吸虫病:多无症状;或有腹痛、腹泻、肝脾大等,大便每日2~3次,稀便,偶尔带血。重症患者有持续性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3)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以下4型:

  1)巨脾型:脾脏进行性肿大,下缘可达盆腔,表面光滑、质硬、压痛,常伴脾功能亢进,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腹水。

  2)腹水型:腹水程度轻重不等,病程长短不一,可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多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腹部膨隆、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常有脐疝、腹壁静脉曲张,脐周可听到连续性血管杂音。

  3)侏儒型:身材矮小,性器官发育不良,类似垂体性侏儒。

  4)结肠肉芽肿型: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水样便、血便、黏液脓血便,可有腹胀、肠梗阻。左下腹可触及肿块,有压痛。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苍白、增厚、充血、水肿、溃疡或息肉、肠狭窄,较易癌变。

  (4)异位损害:以肺血吸虫病和脑血吸虫病较常见,其他部位为肾、睾丸、卵巢、子宫、心包、腮腺、胃等。

  1)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轻微咳嗽、咳痰;重型患者可气促、咳血痰。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可见肺纹理增多,散在点状、粟粒样浸润阴影,边缘模糊,中下肺多见。

  2)脑血吸虫病

  a.急性型:多表现为脑膜脑炎样症状,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抽搐、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等。脑脊液检查蛋白质、白细胞增多,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b.慢性型:癫痫发作,以局限性癫痫多见。头部CT检查可见脑实质单侧多发性高密度阴影,顶叶多见。

  (三)诊断思路

  1.病史采集

  (1)流行病学史:患者籍贯、职业,是否居住在血吸虫病疫区,或曾去过血吸虫病疫区,有否与疫水接触史,均是血吸虫病诊断的必须条件。

  (2)现病史:应注意询问下列病史

  1)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发热时间、热型,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伴随的症状。

  2)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可见于急性血吸虫病。

  3)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稀便、血便、黏液脓血便,可见于急性、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的结肠肉芽肿型。

  4)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重者气促、咳血痰,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或血吸虫异位损害的肺血吸虫病患者。

  5)上消化道出血或腹水:是晚期血吸虫病的重要表现。

  6)来院前诊治经过:是否进行过诊断血吸虫病的相关检查及结果,是否用过吡喹酮治疗。

  7)鉴别诊断:急性期需与败血症、伤寒、粟粒性结核、阿米巴肝脓肿鉴别,应询问有否化脓病灶、腹胀、重听、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肝区痛等症状。

  (3)既往相关病史:有否血吸虫病病史及应用酒石酸锑钾或吡喹酮治疗史。有否其他疾病。

  2.体格检查 除一般常规体检外,需注意以下体征

  (1)有否身材矮小及性器官发育不良。

  (2)有否皮疹如荨麻疹等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3)有否肝脾大、腹壁静脉曲张、腹水及腹部肿块。

  (4)有否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腱反射亢进及锥体束征等血吸虫异位损害表现。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急性血吸虫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占外周血白细胞的20%~40%,甚至90%;慢性血吸虫病时一般在20%以内;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不同程度的贫血。

  (2)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各型血吸虫病患者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B型超声及CT检查有助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

  (3)寄生虫学检查:此检查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可诊断为现症患者。

  1)粪便涂片检查血吸虫卵;虫卵计数。

  2)粪便毛蚴孵化。

  3)直肠黏膜活检组织压片,显微镜下检查血吸虫卵。

  (4)免疫学检查

  1)血吸虫抗体检查:方法有血吸虫抗原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问接血凝试验和尾蚴膜试验等。此项阳性不能区分现症患者和过去感染,必须结合临床资料考虑。

  2)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查:应用酶免疫法检查血吸虫的肠相关抗原、表膜抗原或虫卵的热休克抗原。血清循环抗原阳性可诊断为现症患者。

  (四)诊断流程

  有上述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资料,应高度怀疑为血吸虫病。应首先选择寄生虫学检查,如阳性即可确诊。对慢性期或晚期患者,或寄生虫学检查阴性者,应选择检查血清血吸虫循环抗原,亦可为现症患者的依据;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查阳性,一方面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同时注意既往血吸虫病史及是否应用过抗血吸虫病的治疗来判断,如从未进行过抗血吸虫的治疗,仍可考虑血吸虫病的诊断及进行治疗。

  (五)治疗

  一经确诊应进行治疗。

  1.病原治疗首选吡喹酮,可用于治疗各型血吸虫病。

  (1)急性期:成人总量120mg/kg(体重60kg为限),儿童总量140mg/kg,每日剂量分2~3次服用,4~6日。

  (2)慢性期:成人总量60mg/kg或每次1Omg/kg(体重60k9为限),每日3次,连服2日。

  儿童体重小于30kg者,总剂量70m9/k9,分2日,每日分3次服用。30kg以上者与成人用量相同。

  感染严重者总剂量90mg/kg,分2日,每日分3次服用。

  (3)晚期:成人总剂量40~60mg/kg,分2日,每日分3次服用。

  2.对症治疗

  (1)急性期: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酌情补充水、电解质及支持疗法。

  (2)慢性期和晚期: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

 

编辑推荐:2015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题汇总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临床助理医师资格查询

临床助理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临床助理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临床助理医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