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师 > 经济师备考资料 > 2010《中级金融》:金融创新与发展(2)

2010《中级金融》:金融创新与发展(2)

更新时间:2010-09-19 10:36:02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二、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动因

  金融创新属于历史范畴,其发生和发展的轨迹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背景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高速增长,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有这一切都日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经济行为;同时,金融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世界金融领域创新浪潮的涌起。

  (一)金融创新的经济背景

  从当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对近三四十年来的金融创新有较大影响的经济事件主要有:

  1.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三十年中,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国家的生产国际化带来了市场国际化和资金国际化,欧洲货币市场就此而形成。该货币市场的发展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由于东西方冷战时期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持有的大量美元货币存入欧洲国家银行;二是由于1957年英国政府加强了外汇管制,促使英国银行转向美元进行融资,美元在欧洲可以自由兑换与买卖流通;三是自1958年起,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增大,致使许多国家将获得的剩余美元投向欧洲货币市场。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为了限制资本外流,遂采取了课税、利率调整或贷款限制等措施。而这些措施的出台又迫使美国商业银行在国内的业务受阻,只得向国外寻求发展,形成了美国资金的大量外流,从而促使了欧洲货币市场业务的兴盛。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作为一个离岸金融市场,其本身就是一个在逃避管制中创造出来的新生产物。可以说,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开创了当代金融创新的先河,其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手段,为以后的金融创新树立了典范。

  2.国际货币体系的改变

  1944年,美、英等44个国家确立了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实际上是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该货币体系实行的是“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又与美元挂钩。这种以美元为中心韵国际货币体系对战后的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1950年起,美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美元大量外流;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美元又多次爆发危机,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动荡时期;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1973年2月,美元再度贬值,各国货币开始浮动,随后不久便逐步发展成为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的诞生,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而国际货币体系由相对稳定的“双挂钩”制,转变到不太稳定的、极易引发贬值、投机甚至传播通货膨胀的“、浮动汇率制”,给各国和世界经济带来较大的风险,这当然也会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所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变是促进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3.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回流

  1973年10月,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石油为武器,与西方发达国家抗衡,在加快石油国产化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油价,从1973年10月的每桶3.10美元,涨到了1981年10月的每桶34美元,油价上涨了11倍,给世界经济特别是石油进口国带来巨大影响,形成了石油危机。

  随着OPEC石油价格的大幅提高,石油输出国的贸易收支出现巨额顺差。由于石油贸易是以美元计价并结算的,而且美元在石油盈余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故称石油美元。石油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从1973年到1983年,工业化国家累计有224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逆差,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的逆差竟高达5682亿美元,为了弥补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逆差国纷纷进入欧洲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为了寻求有利的投资场所,也将巨额的石油美元投向了欧美金融市场。这样一来,石油美元从石油输出国返回到了石油进口国,形成了典型的石油美元的回流。

  石油美元的回流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年间,吸引了累计高达4000多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但是,由于涌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大部分是短期资金,流动性大,趋利性强,在浮动汇率的条件下,石油美元在国际间大量、快速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投机活动,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由此导致了利率、汇率的剧烈、频繁的波动,使投、融资双方都强烈要求有更新的金融交易工具来规避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一方面要满足客户对于各种全新金融工具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身业务经营的需要,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开发和金融创新业务办理来降低市场风险、增加盈利、提高市场竞争力。

  4.国际债务危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需求极为旺盛。但是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缺乏对债务结构、规模的宏观管理与控制的经验,不顾自身偿债能力而盲目借人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巨额外债,其结果必然是产生严重的债务问题。至1983年底,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已达8000亿美元。此外,还由于石油涨价、利率提高以及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盛行、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等原因,致使这些债务国的偿债能力大打折扣。终于爆发了80年代初期的以南美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债务国的随时可能废债的债务危机,加剧了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对国际金融业影响深远。

  国际商业银行面对这场严重的债务危机,纷纷缩小融资规模、改革融资方式,从而导致了一大批新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的诞生,同时还想出了许多解决债务问题的新方法、好办法,如:债权转股权、购回旧债发行有抵押的新债、债务转债券等,使即将爆发的金融债务危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20世纪80年代的这场债务危机,虽然造成了国际金融业的剧烈震荡,给一些西方大银行带来一定的资金损失,但是却极大地成就了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0经济师VIP保过班开始招生   

   2009年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交流专题 

   环球网校2010年经济师考试网络辅导热招中  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经济师资格查询

经济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经济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经济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