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师 > 经济师备考资料 >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四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四章

更新时间:2012-01-16 09:34:14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含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银行是以货币和信用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可以用经营与管理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内容加以概括。商业银行的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和营销;商业银行的管理是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

  商业银行经营主要包括以下阿内容:

  ①负债业务的组织和营销;

  ②资产业务的组织和营销;

  ③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组织和营销。

  商业银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资产负债管理;

  ②财务管理;

  ③风险管理;

  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过去,我国的有关经济论著及教科书都将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合在一起,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过去片面强调管理,忽视经营,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并没有进入市场,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银行的存款是企业和个人的自主行为,放贷则是由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安排,是政府的“出纳机构”,银行不用对其产品进行组织与营销,也就谈不上真正的经营。2001年《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将其首次分开论述,一是符合我国从1994年设定三大政策性银行之后原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的实际情况;二是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商业银行面对竞争,强化经营意识、突出市场营销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互为依托。银行的管理是对经营活动的管理,银行的经营靠管理来规划、发展,经营是管理的对象和出发点。进一步讲,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管理是为了确保经营的效率,服务于经营,为了更好地经营。

  四、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商业银行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通常把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归纳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三大原则。三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中都要体现出来。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作为银行的经营原则,安全性的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减少风险。资金经营安全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资金流动和盈利、保持银行良好信誉的前提,被视为三大原则的首要原则。

  2.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所必需的一定量的现金或变现能力强的资产,以备客户提取,防止出现兑付不了的情况。银行的流动性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①资产的流动性,即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变现的能力;②负债的流动性,即银行能够及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

  3.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性越高,获利能力越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追求盈利是其经营的核心目标,也是其不断改进服务、扩大业务经营能力的内在动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之间的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原则既有联系又有矛盾。一般说来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比,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就越有保障。然而,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流动性越高,安全性越好,而银行盈利水平则会越低,反之则相反。但是,总的来讲商业银行要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其中:安全性是经营的前提,只有保证资金安全无损,才能获得正常的盈利;流动性是实现安全的必要手段,有了较高的流动性,银行的信用中介地位才能得以维护,各项业务才能得以顺利进行,盈利才能得到保证;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中对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要不断地进行均衡协调。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和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单一的贷款“三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单一的计划调节和单一的银行信用,银行借鉴前苏联经验,实行贷款三原则:一是贷款必须按计划发放和使用;二是贷款必须有适用适销的物资作为保证;三是贷款必须按期归还。

  2.专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原则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银行的二级银行体系逐步形成,各专业银行根据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对过去的贷款三原则进行修订,制定了新的贷款管理原则,即:一是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二是贷款按计划发放和使用;三是贷款按期归还,分别计息。在计划调节中加入了市场调节的内容,增加了银行择优选择和自主性,并开始注重银行效益。

  3.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三原则”的初步确定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结构变化以及金融业务的发展,在1995年6月召开的全国银行业经营管理会议上,国家提出把银行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来,尽快把我国专业银行办成具有国际先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商业银行;要求各家银行要认真执行金融方针、政策,在提高资金使用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盈利水平。1995年7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至此,统揽商业银行整个经营活动的经营管理原则在我国初步得到确立。

  4.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三原则”的调整

  经过近10年的实践,特别是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人们对银行的安全性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在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银行安全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同时,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也日益显得重要,流动性是安全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效益性的保证。因此,在2003年12月1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中将原来的“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条款修改为“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这种调整更加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银行改革与经营的实际。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规则

  我国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规则是2003年12月1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提出的要求,即:“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审慎经营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各个方面。审慎经营规则,又称审慎性经营规则。所谓审慎性,源于会计处理上,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尽可能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具体办法是尽可能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则给予充分估计。审慎经营规则是审慎性会计准则在金融业务经营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指一系列防范和控制损失,从而确保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制度规则。审慎经营规则应当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中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得到体现和落实。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商业银行经营概述

  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对其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和营销。组织就是经营活动在机构、人员、设施等方面的组合、构成,其表现形式就是业务的运营,包括前台的服务、后台的核算,以及前后台的关系等,更多地表现为物质方面的组合;而营销则是经营活动在市场开拓,新产品创造、推销、新客户争取等方面的体现,更多地表现为脑力的活动和无形资产的创造。

  二、商业银行经营的组织:业务运营

  (一)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

  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是以层级管理为特征,以层级中的每一个业务单位(网点)为基础,以业务前后台一体为核心的方式。前台指:直接面对客户受理业务、办理交易、提供服务的服务平台;后台指为前台提供业务交易处理并对前台业务处理进行风险控制的部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网点的会计核算型。

  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是多年来形成的,是从以算盘为主要工具的手工劳动为基础发展起

  来的。它的优点是前台后台紧密结合,在空间上一体,业务处理快捷,管理半径短,方便灵活,适应了计算工具简单、业务种类不多、业务处理程序不复杂的状况。其缺点是由于风险控制的要求,后台各个流程环节都必须配备人员,单人业务量不饱满,人工成本高。即便在今天,虽然计算技术和账务处理电算化了,但是由于组织结构没有改变,仍然没能弥补其固有的不足。

  (二)新型的业务运营模式

  新型的业务运营模式是在信息技术有效支持下,实现营业网点业务操作规范化、工序化,后台交易处理集中化、专业化,以达到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运行的整体效率、强化风险控制的目的。新的业务运营模式的核心就是前后台分离。具体是:前台的营业网点从会计核算型向服务营销型转变,其主要职责是产品营销、柜台服务以及风险控制;后台主要负责核心业务系统运行维护,集中处理非实时业务批量交易、财务核算以及业务稽核监督,包括集中运行、集中录入、集中交易、集中核算、集中金库、集中监督等事项。

  新型的业务运营模式在信息技术有效支持下,改变了过去每一网点都有前后台的状况,将几个甚至十几个网点的后台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后台中心。新型的业务运营模式与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相比有以下优点:

  一是前台营业网点业务操作规范化、工序化。在合理梳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将营业网点的业务操作规范化、工序化,使业务操作更便捷,并能有效减少差错。

  二是实现业务集约化处理。将分散在前台业务尽可能向后台集中,凡是系统能自动实现的处理就不要柜员操作,提高业务集中度,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是实现效率提升。合理划分业务处理主体,可以提升前台交易处理效率以及对外营销服务水平。凡是后台能直接完成的业务就不要前台完成,凡是柜台可以完成的事项就不要客户完成。

  四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兼顾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复杂业务移到后台来处理,加强后台对前台重大交易的实时监督,实现对交易全过程的严密控制,提高了风险防范能力。

  五是大大降低成本。通过调整业务流程,提高业务自动化处理水平,可以充分发挥后台集中处理的规模优势,大大降低人力成本、运行成本和各项管理成本。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为了适应金融开放、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建立新型的业务运营模式。

  三、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市场营销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含义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是商业银行为了创造可同时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的交易机会,而对与

  金融产品有关的想法、物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策划和实施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与客户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近年来在西方商业银行营销中备受重视的一种新的观念和作法。所谓关系营

  销就是将商业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建立、培养、发展作为营销的对象,以推动其中间产品销售的一种理念。

  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是对顾客的理解。传统营销对关系的理解仅仅限于向顾客出

  售产品,完成交易,把顾客看作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关系营销则把顾客看作是有着多重利益关系、多重需求,存在潜在价值的人。关系的内涵发展到了不断发现和满足顾客的需求,帮助顾客实现和扩大其价值,并建成一种长期的良好的关系基础。

  关系营销的优势使它的发展成了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成了银行家们的“新宠”。关系营销更有效地运用了成本概念,把更多的时间与财物花在了最有潜力的顾客身上,其作用和影响将极其深远――针对顾客目前与未来的需要,做持续性的交流,让顾客永远成为银行的客户、朋友与合作伙伴。不可否认,关系营销目前看是高成本的,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营销网络的进一步健全,关系营销所需要的成本会不断降低,但收益却会不断扩大。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商业银行贷款经营就是选择贷款客户,不断创新贷款产品及相关产品,使之适应客户需要,并与客户合作,最终收回所发放贷款,为商业银行创造利润的过程。

  (一)选择贷款客户

  选择贷款客户的实质是选择市场和开拓市场。贷款客户选择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客户所在的行业。按照产业发展理论,在一定时期内各行业发展的前景是不同的。

  因此,选择良好的客户首先要注意其所在行业的前景,是属于朝阳产业还是属于夕阳产业。当然这只是一个大原则,由于产业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变化时间各不相同,故而在行业选择上不能绝对化。

  第二是客户自身情况及贷款用途方面。

  ①客户的资信状况是最重要的,客户的信用记录如何,其个人(或者企业的领导者)品德是否优良都将决定贷款最终能否回收。

  ②客户的财务状况,这决定其日后的现金流能否按时归还贷款。

  ③贷款者所要投资的项目、项目的优劣、市场前景如何等。

  要完成对客户自身及项目的了解,通常银行的信贷人员要完成三个步骤:

  ①贷款面谈。小银行贷款面谈的对象多是小企业主或者个人消费者,大银行贷款面谈的对象多是大企业的负责人。

  ②信用调查,也就是确定客户的贷款申请是否符合本银行的信贷政策,以及客户的信用状况。通常采用信用5c标准,即:品格(Character)、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经营环境(Conditions)和担保品(Collateral)。

  ③财务分析,包括获取和处理财务报表。

  (二)培养贷款客户的战略

  对于一个大商业银行,从贷款经营的角度在客户选择上还必须有战略安排,例如西方国家的多分行银行集团与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十分相似,机构网点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采用多层管理体制。这类银行由于结构层次多,在客户管理上必然有一个分工,层级较高的机构管理大客户,层级较低的机构管理小客户,这种分工在战略上要求特别要注意培养潜在的有发展前景的客户,因为现在的小客户将来有可能成为大客户。因此要求层级较低的机构要具有战略眼光,在选择客户上要善于发展和培养那些潜在的优质客户。

  (三)创造贷款的新品种和进行合适的贷款结构安排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货款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但是贷款产品的品种是相对稳定的,特别是在我国。可这并不妨碍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安排贷款,甚至对客户量身定做贷款(如抵押品贷款,资金偿还计划以及所涉及的贷款期限),在此过程中一些新的贷款产品产生了。进行合适的贷款结构安排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创造贷款的新品种,这对于贷款客户能够按期偿还贷款是十分必要的。

  (四)在贷款经营中推销银行的其他产品

  这是贷款经营中重要的内容。除了为客户创造贷款的新品种,使之更加适合客户的需要之外,在与客户进行贷款谈判过程中还为银行提供了一个创造更多商机的良好时机。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服务市场上,交叉销售银行的其他产品和服务显得十分重要。

  可推销的银行其他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由贷款发放本身所引起的。如银行发放贷款时要求客户维持一定账户余额,以此作为某项贷款定价的条件。那么,这就等于向客户销售了另外一项银行产品;客户获得贷款后,银行就有机会向他推销个人或企业存款账户、储蓄存单、保险箱,或者甚至是一项按揭贷款;银行在审查贷款客户的应收账款记录时发现他收取应收账款所花费的时间比行业平均时间要长一些,进一步了解,发现原因在于企业自身缓慢的存款习惯,于是向其推销加锁信箱服务。二是通过贷款谈判了解到新的要求和另外的客户。例如在谈判中,客户可能提到自己正打算增添新的产品,而这将导致一种对定期贷款或长期性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客户可能无意中透露自己的一位商业伙伴正打算开设一家新的商店,并且正在寻求融资渠道,这可能导致一个新客户的产生。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中级经济师考试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管理制度。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通过资产结构的安排,求得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均衡。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级阶段,是在“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这一理论有利于防止、减少贷款投资的盲目性,增强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因而在西方商业银行盛行至20世纪60年代,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发展。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周转,可以向外举借,只要市场上能借到资金,就可以大胆放款争取高盈利。由于这一理论弥补了资产管理理论只能在既定负债规模内经营资产业务,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扩大的局限性,因而负债管理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很快风靡西方各国,除传统存款业务以外,商业银行可以以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方式来弥补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局限性,从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同时还可积极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借款,发展同业拆借,利用各种金融债券向公众借款;再者,还可以通过其代理银行或代理人向国外银行或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最佳组合。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的。不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还是负债管理理论,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资产理论过于偏重安全与流动,不利于鼓励银行家的进取精神,在盈利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负债管理理论能够比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能够鼓励银行家不断开拓与创新,但往往给经营带来很大风险,使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则能从资产与负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角度,把资产负债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来研究,所以这一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资产负债管理原理是指从总体上管理银行资产和负债时,应当注意或遵循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和关系。

  (1)规模对称原理。规模对称原理是指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必须与负债来源的规模相对称、相平衡。这种对称并非是简单的对等,而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理。结构对称原理与规模对称原理一样,是一种动态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和统一平衡。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资产结构,从而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平衡。

  (3)速度对称原理。速度对称原理亦即偿还期对称原理,是指银行资产分配应根据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来决定,银行资产与负债偿还期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作为对称原理的具体运用,这种原理提供了一个计算方法:用资产的平均到期日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动率,如果平均流动率大于l,表示资产运用过度,反之则表示资产运用不足。

  (4)目标互补原理。目标互补原理是指银行经营目标中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方面的均衡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以通过盈利性的提高来补偿,但这种补偿是有条件的。即要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中,才不至于影响总目标的实现,这要视不同历史条件下银行经营的木同要求来决定。具体条件不同,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和盈利性可能就不同。

  (5)利率管理原理。利率管理原理有两个方面:一是差额管理。差额管理模式认为,资产与负债的联系关键在于利率。所谓差额管理,也就是使固定利率负债大于固定利率资产的差额,与变动利率负债小于变动利率资产的差额相适应,从而不断保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的均衡。二是利率灵敏性资产与负债管理。它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频繁变动,商业银行为了减少因利率变动造成的损失,并能够在利率变动情况下增加盈利,就要在利率灵敏性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比较,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对相应的灵敏性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以取得较多的盈利。

  (6)比例管理原理。比例管理是通过各类比例指标体系约束资金运营。比例指标一般分为三类,即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和盈利性指标。据此对资产和负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类控制。

  2.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1)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是准备金管理。按准备金性质划分,准备金管理有存款准备金管理、资本准备金管理和贷款准备金管理。三类准备金按照有关规定必须足额提取和上存,作为银行经营中发生风险的准备。银行对其管理主要是保证足额提取,同时也防止超额提取而产生无效占用等情况的发生。

  二是贷款管理。贷款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重点,其主要内容有:贷款风险管理;贷款长、短期限结构管理;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比例管理;对内部人员和关系户的贷款予以限制。

  三是证券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证券投资应面向不同种类的证券,实现证券最优组合,一般应优先购买收益高、风险小、流动性强的证券;证券投资应保持适当的比例。有的国家规定,购买的证券总额不许超过资本总量的一定比例。有的国家还规定,持有地方政府发行的一般证券数额不许超过资本和盈余的一定比例。

  (2)负债管理。负债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资本管理。资本管理的核心是确定资本需要量以及各种形式的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目前比较通行的是依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按资本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计算,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二是存款管理。存款管理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重点,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①对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其目的是扩大存款来源,优化存款结构,使存款与相应的资产相匹配。

  ②存款利率管理。其目的是在吸引存款客户与降低吸收存款成本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均衡点。

  ③存款保险管理。西方国家一般均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参加存款保险,可以在破产时及时清偿债务,从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并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是借人款管理。其总的管理内容是:严格控制特定目的的借人款;分散借人款的偿还期和偿还金额,以减轻流动性过于集中的压力;借人款应控制适当的规模和比例,并以增加短期债券为主,增强借人款的流动性;在保证信誉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借人款的渠道或后备渠道。以保证必要时能扩大资金来源。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建立

  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是随着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演变发展的。1994年,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农村信用社,遵照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开始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即以比例加限额控制的办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实行综合管理。其基本要求是资产与负债的期限、数量结构相对应,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坚持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统一,降低不良资产比例,提高经营效益。

  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实施,国家在1995年先后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中做出了法律规定。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管理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逐步推行资产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我平衡、_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是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目的在于进行科学的考核和严格的监控,以利于宏观调控和“三性”原则的落实。

  2005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以下简称《监管核心指标》,同时废止了1996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其中反映资产负债比例方面的指标主要体现在风险水平这一层次上。

  风险水平类

  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不属于资产负债比例类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具体如下:

  (1)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率、超额备付金比率、核心负债比率和流动性缺口比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

  (2)信用风险监管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率集中度、全部关联度等几项指标。

  (3)市场风险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率和市场敏感性比率。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观念的变化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一般占其总收入的40%~50%,最多达到了70%,可见中间业务在其经营中的地位。这与其经营观念的不断更新、发展有直接关系。其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是中间业务缓慢发展的阶段。在该阶段,中间业务

  是作为存贷业务的补充而存在的,主要为存贷业务服务,如结算类、担保类业务。其他类业务也已出现,但范围和规模都不够大。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这是中间业务快速发展、业务范围越来越广的阶段。这一阶段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为了生存、竞争与发展,必然在经营方式、经营观念、经营战略上进行主动调整。而进行战略调整的关键是创新,因此,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在这种形式下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这个阶段是中间业务继续深入发展,由重视产品推销发展到重视客户、与客户建立更为稳定的关系,使中间业务产品的潜能得到更深的挖掘,使其价值更大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观念的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改革开放之前仅仅有简单的为存贷服务的几种,且量很少。

  在改革开放至1994年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期间,各商业银行陆续开展中间业务,但总体上发展不快,仍然局限在传统的中间业务范围内。

  从1994年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各家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视作是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提高综合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大量进入带来挑战的重要举措。这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了很大发展。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这一规定拓宽了中间业务的概念,并首次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正常业务加以规范,适应了社会对金融产品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也适应了国内银行业拓展业务范围和生存发展空间的愿望,无疑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发文明确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一部分投资银行类业务,对业务种类和范围做了规定。这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提供了机遇。

  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在新形势下拓展中间业务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都积极研究并提出对策,在把握好国内外不同的市场环境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差距,抓住我国人世迅速扩大的商业机会和外资银行尚未进入的短暂间歇,制定适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特点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一是下大力气,完善、拓展结算服务;二是扩大代理业务范围;三是完善银行卡功能,改善用卡环境;四是积极开拓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投资银行类业务;五是积极拓展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新兴业务。

  三、中间业务经营的基本内容

  1.不断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搞好中间业务经营首先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是指由银行全新设计开发的意思,而必须要从银行产品的整体概念来理解,只要银行产品中任何一个方面发生了更新或改变,使产品增加了新的功能或服务,并能给客户带来新的利益或需求的满足,我们便称之为银行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改进现有产品。改进现有产品是指在现有中间业务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它在结构、功能、形式等各个方面具有新的特点,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银行可以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造或包装,开发出差异性的功能,扩大产品的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客户要求。

  (2)组合现有产品。组合现有产品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有产品加以组合与变动而推出。为了更好地让客户接受银行的中间业务产品,银行可以对原有的服务进行交叉组合并在某个特定的细分市场上推销,对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就很容易占领这个市场并不断吸引新的客户。例如在为客户办理个人消费贷款的同时为其办理长城借计卡,客户拥有了此卡,不但能用于偿还贷款,还能享受异地存取款、开通本外币储蓄账户等服务。

  (3)模仿其他产品。模仿其他产品是指银行以市场上现有的其他产品为模板,结合本行所在目标市场上客户的情况与自身的特点,加以改进、调整和补充。这种在学习别人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的“拿来主义”式的创新,开发时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成本都比较低,简单易行,而且推出的时间较快。

  2.大力开展关系营销

  要做好中间业务经营,仅仅开发新产品还不够,还要特别注意开拓和发展客户,与客户建立更稳定的关系,要实现这一点,做好关系营销十分重要。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负债包括存款、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存款。

  一、存款经营的基本内容

  商业银行的存款经营就是在一定的金融法规监管条件下,充分组织银行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吸引存款的金融产品并将其销售出去的过程。商业银行存款经营最重要的方面是必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开拓客户服务领域。这一点在美国商业银行表现得最为突出。

  二、存款经营的影响因素

  影响存款经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支付机制的创新

  支付机制是指一种用于资金转账,进行支付和债务结算的系统。支付机制的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经营模式以及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在美国,由于银行业的科技进步(尤其是在计算机处理、通讯以及金融数据和资金转借方面的技术进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电子资金转账系统。这一支付机制的创新,使商业银行的存款经营由过去的三类存款方式向可转让提款指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指令账户、货币市场账户和个人退休金账户等多种类型转化,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之间,以及银行与储蓄机构之间的传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被支付体系的革新和银行法律方面的变化所消除。支付机制的创新使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也大大拓展,这种变化在我国近十年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因而也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经营的方式和内容,如信用卡、各类储蓄卡发行量的巨大增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创立等。

  2.存款创造的调控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而进行存款的创造,即以倍数扩张的方式来创造活期存款,对其存款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中央银行用来调节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主要政策工具对于商业银行获得存款资金影响很大。例如,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就会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或减少;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会使银行的放贷能力提高或者降低,进而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或者减少。

  3.政府的监管措施

  政府的监管对于存款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央行对利率的规定、电子资金转账和信用卡业务所产生的法制责任规定等。政府通过相关的机构对银行的监管是为了实现其共同的政策目标――维护银行体系的健全,促进银行业的竞争以及保护银行的所有权人、管理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这些监管对涉及存款方面尤为严格。

  三、存款经营的衍生服务:现金管理

  现金管理服务就是商业银行向存款人提供包括告知其账户中的可用资金情况,建议他们的投资选择,整合存款人的各个账户余额以实现其利息收益的最大化等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是西方商业银行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美国一些较大的银行已经能提供这种较为完善的服务。

  现金管理服务包括的内容有:

  ①资金管理类服务,包括余额报告服务、存款汇总服务、锁箱服务等;

  ②资金控制类服务,包括控制支付的服务、应付汇票服务等;

  ③账户完善类服务,包括账户调节服务、同业现金管理服务等。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

  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银行风险的产生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也有在经营管理上失误的主观原因。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银行业是个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企业;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社会中介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也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资金安全。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每项业务都有一个为确定未来行为目标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决策、实施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包括决策环节、管理环节和风险控制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形成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现代银行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和枢纽,受外部客观环境制约程度高,任何客观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可能是有利的影响,也可能出现不利影响,造成银行经营困难,形成银行风险,如:政治体制变革,经济政策调整,宏观金融政策变动,利率、汇率、中央银行再贷款、贴现率的变化,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同业竞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商业银行的风险可以按产生的环境和原因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风险产生环境划分,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2)按风险产生原因划分,可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国家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3)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划分,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运用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对在经营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进行识别、测量和控制以及化解的行为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风险识别和认定

  资产风险基本权数是识别和认定银行各类资产风险含量的基本标准,是衡量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通常根据不同的授信对象和资产类型,将风险资产基本权数分为O、10%、20%、50%、100%五个档次,用以确定各类资产风险含量,将其作为识别和认定银行资产风险含量的基本标准。信用等级风险权数和资产形态风险权数由各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由其对企业、客户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价。它是对经营安全可能构成风险的因素、潜在的原因、发生的概率、受险的程度、影响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评估、确认的依据。

  2.风险控制

  贷款资产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有:降低信用贷款的比重,提高担保抵押贷款的比重;严格贷款审批制度,控制信贷风险;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

  非贷款资产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留足备付金,确保支付;对拆放同业资产,建立按风险含量高低划分审批管理权限的制度,积极推行抵押和担保拆借;严格控制高风险含量的委托代办资产;严格控制其他内部资产的风险含量;凡与涉外有关的保函、利率、汇率合约,均应由商业银行总行集中审批。

  3.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与处置

  不良资产可分为信贷类不良资产和非信贷类不良资产。信贷类不良资产在2004年以前是逾期、呆滞、呆账贷款三类。2004年实行五级分类以后,不良贷款是五级分类的后三类。即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非信贷类不良资产也按此划分。

  针对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我国很多银行都设立了专门的部门(资产保全部或者风险管理部),对次级、可疑、损失三类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和盘活处置,采取多种手段努力降低不良资产比率。到2010年底,全国银行平均不良资产比率已降到2%以下。

  (1)信贷类不良资产的处置

  催讨清收。加强动态监控,组织人力上门催讨催收,定期发送催收通知书,包括向其主管部门催收和发送催收通知,并留下书面记录、回执。

  法律追索。银行作为债权人,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通过采取诉讼、仲裁、申请支付令、申请执行公证书以及行使代位权和行使撤销权等方式,借助人民法院的强制手段,促使借款人、担保人以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偿还贷款、承担担保责任等活动,以达到清收债权。

  贷款重组。不良贷款的借款人、担保人不能按原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义务时,银行在充分评估不良贷款风险的基础上,通过与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达成协议或依据法院(仲裁机构)的裁决,对构成贷款的各项要素(包括借款主体、还款金额、借款期限、适用利率、担保方式、还款方式等)进行调整,以控制及降低不良贷款风险。不良贷款重组主要包括借新还旧、减免表外欠息、调整借款期限、变更借款人、变更担保方式、保证责任免除、抵(质)押解除、新增信贷投入等重组方式。

  抵(质)押物处置。抵(质)押物处置是指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约定的实现抵(质)押的情形,银行通过与抵(质)押人协议或通过向法院申请的方式对抵(质)押物予以处置,并以抵(质)押物处置款项偿还所担保的不良贷款。

  债权转让。银行通过协议方式将不良债权转让给有受让资格的金融机构,从而回收不良债权转让款。

  委外处置。按规定程序,委托银行系统外的合法机构,运用诉讼、仲裁、强制执行等司法程序以外的其他合法方式回收符合规定的不良资产并支付一定报酬。

  以物抵债。银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债务。

  抵债返租。在债务人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出现暂时困难,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将借款人的部分资产折价抵偿银行债权,银行再以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将资产租赁给原债务人,债务人定期向银行交纳租赁费用,待交纳的租赁费用达到约定数额后,债务人可用象征性价格将此部分资产赎回。

  债转股。银行将对债务企业或公司所享有的债权依法转化成企业或公司的投资,增加企业或公司资本金的行为。债转股包括商业性债转股和政策性债转股。

  打包出售。银行将一定数量的不良贷款按一定的标准和条件进行组合,并将资产组合后形成的资产包整体出售或转让给投资人的一种不良贷款处置行为。打包出售一般采取公开竞争性的交易方式,对于特定的不良贷款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协议谈判方式。

  资产证券化。由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将相关分行的部分公司类不良贷款组成基础资产池,信托予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设立资产信托账户(即信托型SPV)并以上述资产所发生之现金流为偿付基础,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所得资金归银行所有,以实现不良贷款处置。

  申请破产(重整)。在债务人确实无力继续经营的情况下,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还债。或对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务人不是立即清算,而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进行生产经营整顿和债权债务清理的特殊程序。

  债权核销。银行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规定审核认定的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以及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的企业因实施破产、兼并等形成的债权损失,通过使用呆账准备金,对呆账资产损失进行内部账务处理,其中前者还保留追索权。

  实物类资产的处置

  拍卖处置。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抵债资产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资产保全方式。抵债资产拍卖原则上采用有保留价的拍卖方式。

  协议处置。对于不适于公开拍卖或采用协议处置方式能够实现回收价值最大化的实物资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交易对手协商处置的资产保全方式。协议处置要求对处置资产进行事前评估。

  招标处置。银行作为招标人以实物资产为标的发出招标公告或通知,邀请潜在的投资者进行投标,通过对其所提出的价格因素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最佳投资者并与之签订实物资产转让合同。

  打包出售。银行将一定数量的实物资产按一定的标准和条件进行组合,并将资产组合后形成的资产包整体出售或转让给投资人的资产保全行为。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1998年开始酝酿,几易其稿,:最终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4年6月正式出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以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准备实施。“10国集团”在2006年底开始执行;部分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表示将利用新协议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等也将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实施新协议。中国银监会在2010年已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对于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是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关键。按照2004年9月美国COSO正式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过程,有八大要素。“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某种程度上也吸收了该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框架。2007年下半年以来,席卷全世界的金融海啸使西方国家很多银行倒闭,其中不乏有一些世界闻名的大银行,这充分暴露了银行的风险管理还有很多漏洞,现在的风险管理框架还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早在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07年1月1日前达到8%的最低标准,并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原则来监管我国的银行业。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还推出《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全面动态地评价银行风险,主要是对银行经营要素的综合评价,包括资本充足状况评价、资产安全状况评价、管理状况评价、盈利状况评价、流动性状况评价和市场风险敏感性状况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加权汇总后的银行风险总体评价。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最低资本金要求中,提出内部评级法,使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2005年1月,中国银监会召开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积极鼓励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2007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一个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2008年9月3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第一批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指引。2010年,中国银监会对几大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预评估,然后在年底公布有资格的银行名单。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为银行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但应该意识到的是,新协议不仅仅是金融风险技术和模型的问题,它还是一个风险管理架构的重组问题,其实施过程通常需要对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组织结构、内部授权等制度环境进行大的变革。针对这种风险管理架构的重组,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将视野从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扩大到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针对每种不同的风险找出风险成因,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财务管理概述

  中级经济师考试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银行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进行的综合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调节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和资金运转整个过程的始终,和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核算及报告职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1.财务管理的核心:基于价值的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银行作为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之一,自然首当其冲地经受考验。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催使银行业的产品、经营方式进行调整,与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样银行的经营目标也就发生了改变,由传统意义上的增加市场份额和盈利逐步演化为增加股东的价值并力求使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经营目标的改变又促使财务管理职能随之改变,于是基于价值的管理走上前台,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所谓价值是指股东的投资价值,其计算方法有多种模型,主要包括经济增加值、现金增加值和投资的现金流收益。目前,经济增加值模型在国内一些大银行被采用,如中国建设银行。

  2.财务管理的目标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就是银行价值最大化。因此,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就是在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前提下,实施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一系列财务活动。

  3.财务管理的功能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①传统的会计职能,银行要遵守信息公开披露要求,同时还要为管理者及时提供信息以监控、管理银行业绩。而会计的职能又可分解为三块,一是监督控制,即监督及控制银行的经营运作;二是反映信息,即通过会计数据充分反映银行的运营情况;三是规范反映信息,所谓规范,不仅指会计报表,而是说银行整个运营的实际反映,包括各部门费用、利润来源等,而会计所反映的信息应该是真正的企业管理信息,而非简单的财务报表。

  ②财务,主要体现在为计划制定、决策选择和资源分配提供支持。可以说,财务是资本预算、业务计划和激励机制等银行关键管理制度的纽带。

  ③公司财务,着眼点在于企业的价值、股权的价值,是通过业务经营和股权交易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常评估创新方法,为银行创造价值。

  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系统的三个功能中,如何管好钱、用好钱是现在职业经理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公司财务部分则是专业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好银行与差银行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让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增值。

  4.财务管理的原则

  财务管理必须坚持科学、统一、审慎、规范的原则。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包括资本金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财产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

  1.资本金管理

  (1)资本金的概念。资本金是为保证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顺利开展所必须投入的货币资金以及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利润积累,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分为两级:一是核心资本,包括普通股及溢价、未分配利润、非累计性永久优先股、附属机构的少数股东权益以及少数经选择可确认的无形资产(包括购买抵押服务权、购买信用卡等)。二是附属资本,包括各项损失准备、次级债务资本工具、法定可转换债券、中期优先股、未分配股利的累积永久优先股、股本债券。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口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即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包括各项损失准备、长期次级债券等。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总资本(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之和)与加权风险总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附属资本最高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2)资本管理的内容。现代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并不是简单地对资本进行核算增减,而是包括更深人更广泛的内容。其管理目标可以概括为: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效率,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便于理解、操作和考核,可将上述终极目标分解为三个具体管理目标,包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资本融资能力、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主要的资本管理活动包括:资本充足率管理、股利政策管理、融资管理、经济资本管理、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及经济资本协调配置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并购与股权投资管理等。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成本管理

  1.成本的概念。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银行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商业银行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回收资金及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耗费。这实际上是运营成本的范畴。就商业银行而言,全部成本涵盖的内容还应包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

  商业银行的成本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利息支出;二是经营管理费用,指商业银行为组织和管理业务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电子设备运转费、保险费等经营管理费用;三是税费支出,包括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手续费支出、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营业税及附加等;四是补偿性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等;五是营业外支出,是指与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需从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六是其他支出,包括研究开发费、董事费、审计费等。

  2.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成本核算又是银行经济核算的重要环节。在成本管理中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原则。

  利润管理

  1.利润的概念。商业银行利润是在一定时期内业务经营中所取得的最终财务成果,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成效大小的重要综合指标。

  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由似下三部分构成:

  一是营业利润。它是在一定营业周期内提供劳务所获收入超过提供劳务所发生成本的差额部分。具体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成本后的净额。

  二是投资收益。它是通过投资(如购买有价证券等)所获得的收益。

  三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它是银行发生的非常项目收支净额,即在正常业务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非常的、偶然的事项所产生的盈利和损失。营业外收入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抵债资产处置超过抵债金额部分、罚没收入、出纳长款收入、证券交易差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以及因债权人的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营业外支出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损的净损失、抵债资产处置发生的损失额及处置费用、出纳短款、赔偿金、违约金、证券交易差错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等。

  2.利润分配。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调整后,首先依法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再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一是抵补已交纳的、在成本和营业外支出中无法列支的有关惩罚性或赞助性支出。

  二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三是按照税后利润(减除前两项后的剩余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除可用弥补亏损外,还可用于转增资本金,但法定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金后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四是提取公益金。提取公益金主要用于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幼儿园等福利设施的建设支出。五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3.提高利润的途径。商业银行提高利润有以下途径:

  一是扩大资产规模,增加资产收益。银行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收益,提高银行资产中盈利资产的比重,收益将会增加。

  二是降低成本。在银行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需千方百计降低成本,银行成本越小,取得的盈利就越大。

  三是加强经营管理,健全和完善内部经营机制,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以较少投入取得较多产出。

  四是灵活地调度资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银行盈利多少,取决于资金利用率的高低,灵活调度资金,也是增加盈利的重要途径。

  五是提高资产质量,减少资产风险损失。

  4.财产管理

  财产管理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要进行分类管理,分别计算,正确计提折旧,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加强在建工程管理。

  5.财务报告及其分析

  为了全面、真实、综合地揭示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为经营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商业银行必须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主要由会计报表与财务状况说明书组成。

  (1)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按主从关系可分为主表、附表;按时点不同可分为月报、季报、年报。年报反映的种类和揭示的信息最为完整。具体为:

  ①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某一特定时点全部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情况的财务报表。

  ②损益表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利润实现和亏损发生的实际情况的报表。

  ③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增减变化的动态报表。

  (2)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示矛盾、探索规律、改善管理的重要途径。财务分析分为资金分析、财务分析两大部分,两部分均应并重。资金分析应着重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资产、负债的结构变化,分析比例关系是否符合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的要求,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是否体现于资金营运之中,进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财务分析主要是对经营收支和利润及其分配做出分析,其中包括利息收支分析。成本费用率通常以成本率、成本降低率、费用率、费用降低率等指标来分析,主要考察营业收入与总成本和业务管理费之间的变量关系,以发现问题,寻求增收减支的途径。利润分析则主要通过各项收益率、利润率来衡量。目前,商业银行分析财务成果主要有以下指标:净利息差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通过分析,评价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这项分析带有综合性质,应当结合利息收支、成本费用一并分析。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是指人口中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并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的总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由具体的管理主体根据人力资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质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培训、配置、使用、评价等诸环节的总和。j它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力求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实现劳动投入和经济产出的高效率。它在现代化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际上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二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二者既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又是侧重点不同的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计划、录用、保持、发展、评价、调整六个环节。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的基础工程,它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成效。其主要职责是:进行人力资源长期预测和规划;提出教育和培训方案,组织和督促实施;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劳动者咨询服务,指导企业和组织招工录用。

  二、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

  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具有负债性、风险性、盈利性、竞争性的特点,这种经营就要求商业银行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视,一家银行要安全运行并盈利经营,就需要有一支敏锐、稳定的员工队伍。

  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求得自身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活动在西方高潮迭起,并扩展到全球。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首先需要的就是银行员工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就必然要求银行根据客观条件的要求。适时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时刻保持一支生机勃勃、技能超群的员工队伍。离开了这一点,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①人力资源规划;

  ②员工的考核和任用;

  ③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

  ④员工绩效评价;

  ⑤人力资源的心理及智能开发;

  ⑥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

  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

  国外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强化这方面的工作。

  1.改革人事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1)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和竞争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契约经济、合同经济。劳动合同制就是一种以契约形式来明确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各自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对国家行政部门的高度依附关系。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自主择人,劳动者也可以依据各自爱好自主择业,在完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这就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改变了过去一次分配定终身的“铁饭碗”体制,人力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2)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完善适应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

  2.实行行长负责制

  实行行长负责制的必要性在于,它既是我国银行领导制度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银行经营的复杂性。为了增强银行自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必须要有一个以行长为首的统一意志和集中统一的指挥领导体系,以便对经济发展变化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做出灵敏反应,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

  在行长负责制下,要建立行长全面负责的经营管理领导指挥系统。第一,要明确行长的职责。第二,要在总行垂直领导下,下级行向上级行负责,逐级实行行长负责制。第三,各级行要健全行长领导下的副行长(副总经理)分工负责制,部门对行长的负责制。第四,充分发挥党组织对金融工作的政治保证作用,依靠员工改进经营管理。

  在行长负责制下,也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任职条件的审查,健全定期述职、考核制度,实行离任稽核审计制度和交流制度,以加强组织和群众对领导的监督与管理。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

  3.加强员工培养和教育

  加强员工培养和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理论学习的教育,坚持不懈地组织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二是抓好员工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金融业道德教育,金融企业文化教育,廉政建设教育,金融政策法规教育,促进员工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一定的产权制度下,一组联结并规范所有者(股东)、经营者(董事会、经理)、使用者(职员)相互权利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以解决银行内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

  二、我困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几家大的国有商业银行率先完成了改制上市工作,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开始独立运作,利益主体各方关系基本理顺。但从全国来看,完善公司治理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尚未改制的银行面临尽快改制的艰巨任务,已经改制的银行有一个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大课题。就一家法人实体而言,各地分支机构的客户服务、风险内控和战略执行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制度和决策的执行随意性较大,制衡机制不能同等落实。也就是说,离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2007年全国第三次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已上市的几家国有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深化改革的关键,是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健全有效的制衡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要深化分支机构和基层改革,做到上下联动,推进新体制、新机制在全行有效运行”。

  三、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路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改革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通过改革,使银行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国有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后,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建立完善的现代银行制度。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各银行董事会的战略把握能力和决策水平,加大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高管层对全行经营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公司治理各方机构之间的制衡作用,同时降低不必要的协调成本。在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与政府部门,特别是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在完善现代银行公司治理制度上,既要依法合规,又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第二,各银行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统一法人意识。各级分支机构,都要认识到全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把法人治理的内在要求传导到全行各个机构,渗透到各个环节,形成各银行上下员工的共同观念和自觉行动。

  第三,要强化各行业务条线的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信息在系统内的流转传递,降低信息衰减和失真。要完善风险、审计、会计营运等中后台集中管理、垂直管理的工作,逐步加强纪检监察、法律服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对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要逐步建立统一的标准,实行统一的要求,对内加强控制力,对外提供统一规范的服务。

  第四,继续调整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提高一体化经营水平,要对相应的领导体制、报告路线、考核和激励机制进行改革。特别是考核和激励机制,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要使改革真正起到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作用。

  一、内控机制的含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12月25日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一个商业银行实现其经营与管理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银行组织机构安全良好运行的基础,有助于确保银行实现其长期利润目标和维持可靠的财务及管理报告体系.有助于减小银行声誉受损或发生意外损失的风险。

  二、内控机制的基本特征

  尽管每家银行的外部环境、经营规模、业务品种各不相同,内部管理的具体做法也有不小的差异,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成功的银行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①审慎经营的理念和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

  ②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部门和岗位没置;

  ③纵向的授权与审批制度;

  ④系统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融为一体的控制活动;

  ⑤l完善的信息系统。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路径

  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合理确定管理层次、部门设置和职权的划分、使银行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及相互联系明确。

  第二,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制。内控体制必须科学、独立、权威,否则很难得到彻底执行。内控体制包括:建立总分行分级管理。并实行垂直审计制度。从而加大总行对分行直接审计的力度;建立全面、系统的业务与非业务内控制度体系。同时,还需制定出增强整体控制能力、防止系统失控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控制措施,从而形成以套环环相扣、科学严密的内控制度体系。

  第三,完善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稽核的作用是:可以及时发现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和不完善之处,及时以稽核报告形式将信息反馈,使内控制度不峨健全和完善。要逐步使内部稽棱从单纯以查处经营违规为重点,转变到以防范风险的重点上面来;建立内部稽核监督指标体系、量化考校指标,统一检查的定量评价标准;完善内部稽棱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内部稽核人员素质等。另外,还必须提高稽核部门的地位,使其直接向上级行负责,在业务上由总行统一垂直领导.各级稽棱人员实行派驻制,下审一级,从组织上保证稽核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超脱地位。

  第四,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内部管理机制是实行内控的基础.必须建立和完善。主要包括: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前提的自我调控机制;建立内部授信授权制度,实行统一投信,分级审批;建立对集团性大客户实行统一授信管理的制度等。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激励约束机制的含义

  激励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对员工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可以使员工勤奋工作、提高素质、勇于创新、提高业绩;同时,又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使其自觉遵守银行的规章制度,杜绝不良行为。激励约束机制在不同的银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

  二、建立科学的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经济师资格查询

经济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经济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经济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