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护师 > 护师备考资料 > 2018年卫生职称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之小儿保健

2018年卫生职称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之小儿保健

更新时间:2017-12-22 18:42:34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55收藏22

护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本文为环球网校提供2018年卫生职称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之小儿保健,希望能帮助准备参加2018年初级护师考试的考生复习。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护师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初级护师考试

  本文为环球网校提供“2018年卫生职称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之小儿保健”,希望能帮助准备参加2018年初级护师考试的考生复习。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护师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初级护师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8年护师报考须知

  一、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期特点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以下7个时期。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称为胎儿期,约40周。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该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因此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影响。母亲感染、创伤、滥用药物、接触放射性物质、毒品等均可造成严重的不良结果,如胎儿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等。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生活空间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尤其是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使得在这一阶段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三)婴儿期

  自出生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又称乳儿期

  (四)幼儿期

  自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为幼儿期。

  (五)学龄前期

  自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

  自入小学前(6~7岁)到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七)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1~20岁,女孩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女孩从11~12岁到l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l8~20岁为青春期。

  二、生长发育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其发育速度又因年龄而异,如体格方面,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以后速度减慢,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总体讲,年龄越小,体格增长速度就越快。2.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是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过程,是量和质的展,两者相互联系。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3.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各系统的发育速度不平衡,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如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是先慢后快。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生长发育虽有一定的规律,但有个体差异,因一些因素影响,如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虽有一定的范围,但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最基本因素。

  1、遗传: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

  2、性别:性别也可造成生长发育的差异。女孩青春期开始较男孩约提前2年,此期体格生长剧增,身高、体重超过男孩,但至青春期末,其平均身高、体重较同年龄男孩为小。男孩青春期虽开始较晚,但延续的时间比女孩长,故体格发育最后还是超过女孩。因此在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时应分别按男、女标准进行。

  3、孕母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健康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4、营养:合理的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5、生活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等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反之,则带来不良影响。

  6、疾病和药物: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明显。

  (三)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意义

  (1)体重

  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的最易取得的敏感指标,也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男较女重)及母亲健康状况有关。出生后第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出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小儿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出生后第1个月可增长1000~1500g;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9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12kg),2岁后到青春前期体重每年稳步增长约2kg。进入青春期后体格生长复又加快,体重猛增,呈现第2个生长高峰。

  为便于日常应用,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小儿体重:

  1~6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

  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2岁~12岁:体重(kg)=年龄×2+7或8(kg)

  (2)身长(高)

  身长(高)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3岁以下仰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后立位测量身高。卧位与立位测量值约相差1~2cm。身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增长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也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2个生长高峰。

  2~12岁身长(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6+77(cm)。

  身长(高)包括头、躯干(脊柱)和下肢的长度。这3部分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生后第1年头部生长最快。躯干次之,而青春期身高增长则以下肢为主,故小儿各期头、躯干和下肢所占身长(高)的比例不同。某些疾病可使身体各部分比例失常,因此需要分别测量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及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以进行比较,帮助判断。出生时上部量>下部量,中点在脐上;随着下肢长骨增长,中点下移,2岁时在脐下;6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恰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

  (3)坐高

  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3岁以下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臀长。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其增长规律与上部量增长相同。由于下肢增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则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由出生时的67%降至14岁时的53%。此百分数显示了身躯上、下部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

  (4)头围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称为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胎儿时期脑发育最快,故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约33~34cm。头围在1岁以内增长较快,前3个月和后9个月都约增长6cm,故1岁时为46cm。1岁以后头围增长明显减慢,2岁时为48cm,5岁时为50cm,15岁时54~58cm(接近成人头围)。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较小的头围(<(-Ⅹ)-2SD)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

  (5)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胸围大小与肺、胸廓的发育密切相关。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头围、胸围相等,以后则胸围超过头围,头围和胸围的增长曲线形成交叉。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

  (6)腹围

  平脐(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1周的长度为腹围。2岁前腹围与胸围大约相等,2岁后腹围较胸围小。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时,需测腹围

  (7)上臂围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臂一周的长度为上臂围,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常用以评估小儿营养状况。生后第1年内上臂围增长迅速,尤以前半年为快。1~5岁期间增长缓慢。在测量体重、身高不方便的地区,可测量上臂围以普查<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评估标准为:>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8)囟门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

  (9)牙齿

  牙齿的发育与骨骼发育有一定的关系。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出生时在颌骨中已有骨化的乳牙芽胞,但未萌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最晚2.5岁出齐20颗乳牙。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6岁左右开始出第1颗恒牙即第1磨牙,12岁萌出第二恒磨牙,17~18岁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

  出牙为生理现象,但个别小儿可有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反应:较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1-三体综合征等患儿可有出牙迟缓、牙质差等。

  (四)小儿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发育

  (1)感知的发育

  感知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感知的发育对小儿运动、语言、社会适应能力的发育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1.视感知的发育 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只有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才最清晰,第2个月起可协调地注视物体,并可使头跟随移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转动90°,有初步头眼协调;3~4个月时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较好,头可随物体水平移动180°;5~7个月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出现眼手协调动作,追随跌落的物体,开始认识母亲和常见物品如奶瓶,喜红色等鲜艳明亮的颜色;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的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时能区别各种形状,喜看图画;2岁时两眼调节好,可区别垂直线和横线;5岁时能区别颜色;6岁时视深度充分发育,视力达1.O。

  2.听感知的发育 出生时因中耳鼓室无空气及有羊水潴留,听力较差,但对强声可有瞬目、震颤等反应;出生3~7天后听力已相当好,声音可引起呼吸节律改变;1个月时能分辨“吧”和“啪”的声音;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定向反应),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6~7个月可区别父母声音,唤其名有应答表示;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1岁时听懂自己名字;2岁时能区别不同高低的声音,听懂简单吩咐;4岁时听觉发育完善。

  3.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出生时味觉和嗅觉已发育完善。新生儿对不同味道如甜、酸、苦等可产生不同反应,闻到乳香会寻找乳头;3~4个月时能区别好闻和难闻的气味;4~5个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

  4.皮肤感觉的发育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触觉已很灵敏,尤以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最为敏感,触之即有瞬目、张口、缩回手足等反应,而前臂、大腿、躯干部触觉则较迟缓。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缓,疼痛刺激后出现泛化的现象,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新生儿温度觉很灵敏,冷刺激比热刺激更能引起明显的反应,如出生时离开母体环境、温度骤降就啼哭;3个月的婴儿已能区分31.5℃与33℃的水温。2~3岁时小儿通过接触能区分物体的软、硬、冷、热等属性;5岁时能分辨体积相同而重量不同的物体。

  5.知觉发育 知觉为人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知觉的发育与听、视、触等感觉的发育密切相关。生后5~6个月时小儿已有手眼协调动作,通过看、摸、闻、咬、敲击等逐步了解物体各方面的属性,其后随着语言的发展,小儿的知觉开始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的萌芽;2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4~5岁时开始有时间的概念,如早晚、昨天、今天和明天等;5岁能辨自身的左、右等。

  (2)运动功能的发育

  运动的发育可分为粗运动(包括平衡)和细运动两大类。妊娠后期出现的胎动为小儿运动的最初形式。新生儿因大脑皮质发育尚不成熟,传导神经纤维尚未完成髓鞘化,故运动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的。此后,尤其第1年内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小儿运动功能日臻完善。

  1、平衡和大运动

  (1)抬头:因为颈后肌发育先于颈前肌,所以新生儿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并能自由转动。

  (2)坐:新生儿腰肌无力,至3个月扶坐时腰仍呈弧形;5个月靠着坐时腰能伸直;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并能左右转身。

  (3)匍匐、爬:新生儿俯卧位时已有反射性的匍匐动作;2个月时俯卧能交替踢腿;3~4个月时可用手撑起上身数分钟;7~8个月时已能用手支撑胸腹,使上身离开床面或桌面,有时能在原地转动身体;8~9个月时可用上肢向前爬;12个月左右爬时手膝并用;18个月时可爬上台阶。学习爬的动作有助于胸部及智力的发育,并能提早接触周围环境(如手拿不到的东西,通过爬可以拿到),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4)站、走、跳:新生儿直立时双下肢稍能负重,出现踏步反射和立足反射;5~6个月扶立时双下肢可负重。并能上下跳动;8个月时可扶站片刻,背、腰、臀部能伸直;10个月左右能扶走;11个月时能独站片刻;15个月时可独自走稳;18个月时已能跑及倒退走;2岁时能并足跳;2岁半时能单足跳1~2次;3岁时双足交替走下楼梯;5岁时能跳绳。

  2、细动作 新生儿两手握拳很紧,2个月时握拳姿势逐渐松开,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开始有意识地取物;6~7个月时能独自摇摆或玩弄小物体,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食指取物;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能几页、几页地翻书;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能握杯喝水;3岁时在别人的帮助下会穿衣服;4岁时基本上能自己脱、穿简单衣服。

  三、小儿的营养与喂养

  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包括:能量小儿对能量需要包括5个方面,营养素。

  1、能量小儿对能量需要包括5个方面

  (1)基础代谢所需:婴儿基础代谢需要的能量占总需能量的50%~60%。以后随年龄而递减。

  (2)生长发育所需:此项为小儿所特有,所需能量与生长速度呈正比。1岁以内的婴儿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占总需能量的25%~30%。以后逐年减少,至青春期需要量又增多。

  (3)消化吸收食物所需:指用于摄人和消化吸收食物时所需的能量。婴儿用于此项需能量占总需能量的7%~8%,年长儿约占5%。

  (4)活动所需:不同小儿活动强度、时间及类型不同,所需能量相差很大,婴儿约需63~84kJ/kg(15~20kcal/kg)。

  (5)排泄损失能量: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排泄损失占总能量的l0%。

  以上5个方面需能量的总和即为机体所需的总能量。婴儿期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能量460kJ(1lOkcal),以后每增长3岁,减去42kJ(10kcal),到l5岁时约为250kJ/kg(60kcal)。

  2、营养素

  (1)蛋白质:母乳喂养每日需2g/kg,牛乳喂养每日需3.5g/kg,蛋白质供能占每日总能量l5%。

  (2)脂肪:婴幼儿每日约需4~6g/kg,占总能量的35%~50%。

  (3)碳水化合物:婴儿每日需10~12g/kg,占总能量的50%~60%。

  (4)水:婴儿每日需水量约为l50ml/kg.以后每增长3岁,减去25ml/kg.

  (5)维生素和矿物质:为非供能物质,对调节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和生理活动、维持正常生长发育起极重要作用,必须每日补充。钙、磷、铜、铁、锌、钠、钾、氯、碘、镁等矿物质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6)食物纤维素:食物纤维素无营养功能。但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泄。人体每日必须摄入定量的纤维素。

  3、婴儿喂养

  婴儿喂养的方式有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3种。

  (1)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婴儿在出生后2小时内可开始按需哺乳母乳。一般健康母乳的乳汁分泌量可满足4~6个月内婴儿的需要。

  乳汁的成分

  乳汁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酶及免疫因子等,世界卫生主食规定,产后4填内的乳汁称为初乳;5~4填的乳汁为过渡乳;14天~9个月的乳汁称为熟乳;10个月以后的乳汁为晚乳。初乳量少,内含蛋白质多;维生素、牛磺酸和矿物质较丰富,有利于新生婴儿的生长及抗感染。过渡乳总量增多,脂肪含量高。成熟乳总量达到高峰,但所含蛋白质少。晚乳在量和成分方面都不能满足小儿的需要。每次哺乳时,先分泌的乳汁蛋白质高于脂肪,以后则脂肪越来越高于蛋白质。

  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辅助食品。如遇夏季炎热或婴儿疾病时宜延迟断奶,但一般不超过一岁半。

  (2)混合喂养

  指母乳与牛乳或其他代乳品混合使用的一种喂养方法,分补授法和代授法两种。

  (3)人工喂养

  婴儿以其他代乳品完全代替母乳喂养,称为人工喂养。由于代乳品所含营养与母乳差异较大,且操作晨曦繁杂,易被污染,因此人工喂养是万不得已才采用的方法。

  (4)辅助食品(断奶食品)的添加

  4个月以上的婴儿,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一般在每天乳量达1000ml或者每次哺乳亮超过200ml时,应添加辅助食品,以保障婴儿的健康。

  添加方式:故居小儿营养需要及消化能力循序渐进,适应一种食品后再增加一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

  添加时机:天气炎热或者在小儿患病期间,应减少辅食量或者暂停辅食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食物质量:添加的食品应单独制作,不要以成人食物代替辅食,以保安全。

  环球网校友情提供:2018年卫生职称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之小儿保健。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更多资讯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护理学考试频道。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护师/主管护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历年初级护师考试常见经典试题汇总

  初级护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精选汇总

  初级护师考试精华试题汇总

分享到: 编辑:兰兰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护师资格查询

护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护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