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 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感知

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感知

更新时间:2017-05-11 09:28:38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232收藏46
摘要   【摘要】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更多内容可详见环球网校教师招聘考试频道整理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感知。  点击查看: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

  【摘要】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更多内容可详见环球网校教师招聘考试频道整理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感知。

  点击查看: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汇总

  第一节 感 知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然而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二)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的来源,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外部感觉主要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2.内部感觉——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内部感觉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二)知觉的分类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在时间知觉方面,人们往往会出现“长时短估,短时长估”的现象,即过高地估计较短的时间间隔和过低地估计较长的时间间隔。一般人对一秒钟左右的时间估计得最准确,短于一秒钟的时间常被高估,长于一秒钟的时间常被低估。

  2.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觉和运动觉来实现的。在知觉物体的形状时,首先必须形成的就是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觉和运动觉来实现的。在视觉中,大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大,小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小,根据网膜上视像大小便知物体的大小。视像的大小还跟对象的远近有关系,人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保持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方向的知觉,是靠视觉、触觉、运动觉和平衡觉以及听觉实现的。

  (4)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也就是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人们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成为深度线索。人可以凭借生理线索(眼睛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辅合)、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经验线索),结合触觉、运动觉等最终形成了人的深度知觉。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它依赖于物体运动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远近以及观察者所处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等。

  三、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一)感受性的定义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大。反之,绝对感觉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越小。这种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E=1/R

  其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如果刺激量发生了变化(增多或减少),也会引起感觉的变化。但是,并不是刺激的所有变化都会引起感觉的变化。只有当刺激变化到一定量时,才能使我们感觉到差别。能引起这种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也成反比关系。即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产生最小差别感觉,刺激物的变化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

  K=△l/I

  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刺激物的变化量,K为常数,即韦伯常数。

  这一公式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研究证明,韦伯定律只有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而且不同的感觉,韦伯常数是不同的。

  编辑推荐:

  如何应对教师招聘笔试关?

  应聘教师招聘的流程有哪些?

  如何区分有无编制的教师招聘?

  为什么考取的教师编制只能在本地使用?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和教师招聘论坛,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感知相关信息。

  【摘要】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更多内容可详见环球网校教师招聘考试频道整理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感知。

  点击查看: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汇总

  (二)感觉相互规律及其应用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分析器如果受到强烈刺激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就会降低,反之,当受到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就会提高。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如同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而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如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3.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某一分析器受到微弱刺激时,可以提高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反之,强烈地刺激某个分析器,则能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二是不同感觉的补偿与协作。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种感觉缺失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的发展来加以弥补,感觉的协调也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

  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词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的被称为知觉的理解性。知觉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愈丰富,知觉愈丰富。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非常明显。

  五、小学生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小学生视觉发展主要表现在颜色视觉、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等方面。六七岁的儿童基本已能辨别红、黄、蓝和绿等基本颜色。小学期间,儿童的视敏度(视觉调节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l0岁儿童眼球晶状体屈光度的变化幅度最大,能力调节最强。在此期间,儿童的视觉感受性获得了显著的发展,7岁儿童的颜色差别感受性为l00%,而10~12岁儿童和7岁儿童比较起来,增长率可提高60%。

  (二)听觉的发展

  儿童的听觉感受性同样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研究表明,儿童辨别音高能力的高低,从6~19岁有显著提高。若以6岁儿童辨别音调的能力为基本单位,那么l9岁则为5.2。

  (三)空间知觉的发展

  六七岁儿童,空间知觉已有所发展。一般能够正确地辨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也能够较好地辨别前后、上下、远近,但对于左右方位,则常常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方能正确辨别。在正确的教育下,到三年级以后,已能在词的水平上很好地辨认空间概念了。

  (四)时间知觉的发展

  儿童正确认识时间长度、单位、顺序和关系等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言语水平。因此,儿童的时间知觉发展较迟。小学期间,儿童能够掌握度量时间的单位和关于时间比较系统的知识,学会了用自己的言语正确地表达各种不同的时间关系,但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那些与小学生活水平距离甚远的概念,如纪元、光年等,他们往往难以理解。

  六、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提高观察效果

  要进行观察,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明确在观察中应了解什么情况,收集哪些资料以及解决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注意集中到所要观察的对象上,才能有的放矢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

  (二)制订观察计划,提高观察的条理性

  周密的观察计划能保证学生的观察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观察更全面。此外,观察某个现象之前,要让学生具有关于观察对象的知识,有关知识愈丰富,则观察愈深入,观察到的东西也愈多。

  (三)观察过程中要进行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或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以发现事物间的异同或事物的发展规律。小学生观察的一般特点是:观察对象多,观察背景少;笼统的观察多,仔细的观察少;无顺序的观察多,按顺序的观察少。

  编辑推荐:

  如何应对教师招聘笔试关?

  应聘教师招聘的流程有哪些?

  如何区分有无编制的教师招聘?

  为什么考取的教师编制只能在本地使用?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和教师招聘论坛,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感知相关信息。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招聘资格查询

教师招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招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