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思维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更多内容可详见环球网校教师招聘考试频道整理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思维。
一、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
思维的基本过程或称思维操作,是对复杂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它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系统化和具体化等。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把事物包含的各种属性、特征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思维过程,是指在思想上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例如,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结连成整体的画面,就属于综合的过程。
2.比较、概括和系统化
比较是指在思想上将各事物加以比较分析,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例如学生在识记、理解知识时,通过比较知识点,就能记得牢。概括是在思想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结合起来的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系统化是指把各种事物归人一定的顺序,确定它们的关系和联系,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把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动物又可以分为脊椎动物、节足动物、软体动物……脊椎动物可再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
3.抽象和具体化
抽象是在思想上将各种事物、各种现象的共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各自的非本质特征的过程。具体化是指在思想上将抽象概括出来的知识应用于具体事物或具体情境的过程。具体化是是否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标志。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迁移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例如,毛笔字写得好的学生,钢笔字往往也会写得不错。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例如,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在初学英文时往往有一些困难。
2.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受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
3.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人们一般认为它是吹头发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用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5.个性特征
从事问题解决活动的是人,是有个性特征的人,人的个性特征对问题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有远大理想、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勤奋、乐观、勇敢、顽强、坚韧、果断、勇于进取和探索的人,能克服困难去解决许多疑难问题;而一个鼠目寸光,畏缩、懒惰、畏难、拘谨、自负、自卑、遇事动摇不定的人,解决问题往往会半途而废。
二、思维的种类★★
(一)按个体思维的水平和凭借物的不同划分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直观动作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例如修家电时常常会运用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具体概念为支柱,这种具体概念与事物的表象有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例如,让幼儿回答“马是什么”,幼儿会首先在头脑中浮现出骑马或马拉车的形象,然后才能回答,这就是具体形象思维的典型形式。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和教师招聘论坛,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思维相关信息。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更多内容可详见环球网校教师招聘考试频道整理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思维。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划分
1.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已知条件朝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才会有集中思维。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在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起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假设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各种回答。例如,要求回答砖的用途,可能的回答有盖房子、砌墙、筑路、搭炉灶、砸东西、压纸张等用途,这些答案不局限于砖只能建筑的一种用途,而是发散到了各个方面。
(三)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划分
1.常规思维
常规思维是用通常人们用的方法和固定地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了一个公式定理,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用这个公式定理去做习题就属于这种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艺术家进行新作品的构思,就属于创造性思维。
三、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一是教师在课前布置活动性的作业,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教师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三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
(二)丰富学生必要的感性知识经验
思维是凭借一定的知识进行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思维的领域就愈广阔,就愈易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如此,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不同还将形成一种定势,左右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趋向。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指引学生的思维,必须首先给学生必要的感性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一定的实物或模型,获得对事物具体、感性的认识,为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素材。
(三)引导或指导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要引导他们对所授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以形成科学的概念和判断;就是引导他们对所发现的问题树立各种假设,并逐个去检查这些假设,以求得正确的结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己独立地解决思维的课题,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思维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发展小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和教师招聘论坛,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思维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怎么备考2023-01-27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如何备考2023-01-25
- 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时间2023-01-21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方法2023-01-20
-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贵州2023-01-19
-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湖北备考2023-01-18
- 河北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备考2023-01-17
- 山东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备考2023-01-16
-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备考2023-01-15
- 福建教师招聘怎么准备考试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