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笔试考试心理学备考点: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
(一)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方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表象具有如下特征。
1.直观性
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直观、间接和形象的感性反映,反映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
2.概括性
反映一个事物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不是一次感知的个别特点。不是某个具体事物的某个特点,是事物的共同特征,是一种归类的事物形象。
表象的概括性和词语的概括性不同。表象是形象的概括,既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概括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词语是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去掉了非本质属性。表象是感知到思维过程的中间环节。
(二)表象的种类
1.视觉、听觉、动觉、嗅觉、触觉等表象--按照表象产生的不同感知通道分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鲜明表象。有的人视觉表象鲜明,有的人听觉表象鲜明,有的人动觉表象鲜明。各种表象形式往往综合作用。
2.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按照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分类。 对某一具体事物形成的表象称为个别表象;对某一类事物形成的表象称一般表象。个别表象是一般表象的基础和核心,而一般表象有更高的概括性。
3.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按照创造性程度分类。 记忆表象是过去感知过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想象表象是对已有表象改造整合形成新表象的过程。想象表象要从记忆表象中提取素材,想象表象补充记忆表象。
4.遗觉象
遗觉象又称后象。刺激停止后,脑中继续保持清晰、鲜明的形象称为遗觉象。遗觉象几乎与感知一样鲜明和生动,是介于知觉和幻觉之间的状态。多见视觉遗觉象。
①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②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三)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表象打破了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有概括性。
2.表象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活动前在头脑中形成“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象,是人类心理活动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点。
二、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通过想象过程创造的新形象就是想象表象。想象表象的突出特征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想象表象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创造的新形象。这些新形象既可以是个体没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也可以是世界上不存在或还没有出现的新形象。想象可以表现为客观物质,发明家制造新产品,作家和作曲家写出新作品。
想象是头脑中改造记忆表象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过去经验形成的暂时联系重新结合的过程。这个改造和新联系是大脑皮层内部各种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想象的种类
1.按照目的性和计划性分为两类。
(1)无意想象
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的想象。最简单、初级形式的想象没有特殊目的,是不自觉的。梦是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
(2)有意想象
又称为随意想象,是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它有一定预见性和方向性,人在想象过程中控制着想象方向和内容。
2.按照新颖性、独创性程度,把有意想象分为三类。
(1)再造想象
是按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
是不按照现成描述,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
是指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随意想象的特殊形式。
(三)想象的作用
想象不仅在实践中发展,同时想象的正确性也要受到实践检验。
想象有三个功能。
1.预见功能
超前反映客观现实。但构成新形象的材料取自生活,来自过去经验,不会无中生有。
2.补充功能
想象可以弥补人类认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
3.代替功能
当某些需要不能满足或活动不能完成,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和满足。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为您整理,点击下方即可免费下载2019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最新资讯
-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怎么备考2023-01-27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如何备考2023-01-25
- 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时间2023-01-21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方法2023-01-20
-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贵州2023-01-19
-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湖北备考2023-01-18
- 河北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备考2023-01-17
- 山东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备考2023-01-16
-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备考2023-01-15
- 福建教师招聘怎么准备考试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