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课堂笔记(六)
言语、思维的脑机制
失语症是一类由于脑局部损伤而出现的语言理解和产出障碍。这类病人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与语言有关的外周感觉和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无恙。所以,失语症不同于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它是语言中枢局部损伤所造成的一类疾病。
语言产出障碍分为语词发音、用语、语法和书写功能障碍,统称为运动性失语症。除书写困难称为的失写症是左额下回语言运动区受损伤所致。这类病人说话很慢,似乎像初用外语讲话的人,边说边寻找单词,句子结构错乱或用词不当,常常用一些零散的名词作为主题词,缺乏谓语的正常表达方式。
感觉性失语症。病人主动性语言产出功能基本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言语,称为听觉性失语症,是维尔尼克区受损所致。看不懂书面语言称为失读症,又称视觉失语症,是顶叶皮层的顶下小叶和角回受损致。
言语、思维的脑机制
大脑3个相互作用的机能结构单元,完成言语、思维的功能。首先,一些非言语活动区接触外部事物产生知觉,作为形成概念的基础。其次,语言功能区或概念形成区是位于额、颞叶皮层、基底神经节和间脑某些结构间的复杂网络。这一功能结构可分为名词、概念区、构词与句子执行区和动词调节区。最后,言语、思维调节的高级功能区,不仅在言语、思维功能间发生调节作用,也在言语思维和情感意志间发挥调节作用。如果这一高级调节区发生病变,就会造成言语思维贫乏和严重的衰退状况。显然,这一高级调节区位于旁海马回附近的颞叶和额叶皮层。支持这种理论设想的科学事实多来自失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简述什么是韦达试验?证明了什么问题。
对人脑两半球言语功能进行实验性研究的早期方法是韦达试验。韦达首先应用异戌巴比妥单侧颈动脉注射法选择性地麻痹左脑半球或右脑半球,以考查人类言语功能的变化。他发现药物注射后,在5分钟之内注射药的一侧半球功能短暂丧失、除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外,还伴有失语症。如果注入药物一侧为优势半球,则失语症可持续2分钟,随后伴有认知不能和计数障碍。反之,药物作用于非优势半球,只能引起几秒钟的言语障碍,且不伴有命名和计数障碍。对言语功能来说,70%的人以左半球为优势,15%的人以右侧半球为优势,还有15%的人两半球的言语功能相等。
韦达试验考查人脑对言语运动功能的不对称性。
怎样用实验证明正常人大脑两半球思维的不对称?
⑴韦达试验;
⑵双耳分听试验则考查言语听觉功能的两半球不对称性。通过立体声耳机将成对的声音刺激(但内容不同)送至双耳,这样连续给予声音刺激,每次同时到达两侧半球的声音刺激内容不同。最后请被试说出听到的声音内容。结果表明,言语性刺激的听觉能力以左侧半球(右耳)为优势的人居多,右侧半球(左耳)对音乐性刺激的分辨能力为优势者居多;
⑶对语言视觉功能中两半球不对称性的实验研究多采用速示试验,将文字材料或非文字的简单图形材料在速示器中连续呈现。被试注视速示器的屏幕,每次快速呈现的材料由于时间极短,不超过200毫秒,来不及眼动和形成双眼视野的变换。所以,速示器试验保证每个半边视野的刺激沿视觉通路投射至对侧半球皮层中。根据反应时和错误率判定被试哪侧半球为优势。结果表明,对文字性材料大多数人以左半球为优势,而对非语言文字的图形材料以右侧半球为优势。
病人用隔裂脑来做实验,正常人用麻醉做实验。
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简述饥、饱感的脑结构
50年代初发现,动物下丘脑外侧区的损伤导致动物不吃、不饮状态;如果电刺激此区则引起动物大量饮食的行为。因此,50年代以来一直把下丘脑外侧区视为饥饿中枢。在发现饥饿中枢的同时,也注意到下丘脑腹内侧核的电刺激能使摄食中的动物停止进食;损毁此区导致动物过度饮食与肥胖的后果。又将下丘脑腹内侧核视为饮中枢。在下丘脑中就存在着饥、饱的两个对立中枢,它们之间的机能关系决定着摄食行为,故统称为摄食中枢。
近年来,对饱中枢的精细研究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具有这种生理功能的脑结构并不是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的旁室核的轴突在脑垂体后叶附近形成的突触和与迷走神经运动背核间形成的突触联系,对“饱”感的调节具有更重要作用。除下丘脑腹内侧区和旁室核之外,下丘脑穹窿柱周围区也具有饱效应。
总之,50-60年代提出的经典饥饿中枢(下丘脑外侧区)和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得到修正。现在认为与饥、饱感有关的脑结构主要是下丘脑的外侧区、旁室和围穹窿区。
为什么这些脑结构是饥饱的生理机制的重要中枢呢?一方面,由于这些脑结构与脑内化学通路有着交错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与复杂的体液调节机制也有复杂关系,与多种激素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作为本能行为,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段,更具体地说是腰髓前角的球海绵状核,该核的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直接支配生殖器的肌肉,以保证交配行为的完成。下丘脑的前部存在一个脑高级的雄性性行为中枢,它位于内侧视前区,称为性两形核。在雌性动物中,脑内高级性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枋。
除了雄性动物的性两形核和雌性动物下丘脑的腹内侧核之外,两性动物的性行为还受更高级的脑中枢调节,颞叶皮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颞叶损伤的人或动物均表现出严重的性功能异常。
防御、攻击行为类型
最常见的防御行为是逃避危险或有害目标的行为。根据危险或有害目标的特点,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防御行为,主动逃避反应或被动逃避反应。大多数动物以主动逃避为主要防御行为模式;但刺猬、龟等动物则以被动逃避为主要防御行为模式。除了逃避的自我防御行为,各种动物都有种属内个体间为了争夺食物、领地或性对象而引起的攻击行为。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带有情绪色彩,所以有时称之谓情绪性攻击行为。
母性攻击行为与保护自身的生存无关,而是一种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行为。哺乳期的动物为保护幼仔不受外来者的侵害,以猛烈地攻击驱逐外来者。
杀幼行为是将幼仔杀死的行为。杀幼行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这是由于雄性动物只有杀掉哺乳中的幼仔,才能使雌性动物较早地摆脱哺乳期而重新受孕。雌性动物的杀幼行为可能与幼仔多、过于拥挤或哺乳能力所不及而引起的。母动物总是选择最弱小仔动物除掉以保证有强壮的后代延续种族。
根据现有的科学事实,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攻击行为。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这一功能进行着调节与控制。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发生兴奋性调节作用,隔区产生抑制性调节作用;对于捕食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实现着抑制性调节作用。
最新资讯
- 资深心理咨询师分享:心理从业者需要牢记的九大原则2024-12-20
- 心理咨询师学习内容:《基础知识》总览2024-12-18
- 资深心理咨询师分享:需要坚守的12条职业理念2024-12-16
- 资深心理咨询师分享:揭开心理咨询的五大常见误解2024-12-10
- 心理科普:心理咨询师有两个含义,你都了解吗?2024-12-07
- 心理科普:心理咨询师所承载的原型性使命是什么?2024-12-06
- 心理咨询师知识分享: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2024-12-05
- 心理咨询师备考知识点分享:三大效应(附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安排)2024-12-03
- 心理咨询师备考知识点分享:人际心理学之沟通的技巧2024-12-02
-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原则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