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全面解读认知行为疗法
一、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阿伦.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⑴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⑵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⑶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⑷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的目标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式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二、工作程序
认知治疗的种类目前有许多种,且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各个具体的治疗过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认知治疗所包括的基本过程以及常用的基本技术。虽然一些治疗家对某些方面会有所侧重,或使用不同的术语,但就治疗的基本内容而言,基本一致。
(一)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1、建立咨询关系
良好的咨访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它是治疗赖以持续下去的基础。在认知治疗中,要求咨询师和求助者一开始就要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并努力把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这样,咨询师和求助者就可以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商讨咨询方法、咨询的时间间隔等具体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一致。在这一过程中,咨询师应尽量采取一种商讨式的态度,而不是采用命令的方式和求助者讨论问题。这种友好、合作的咨访关系不仅能够促使求助者建立求助动机,也能使求助者积极地投入到咨询过程中来,有利于他调动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关系中,咨询师扮演着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所谓诊断者,就是对求助者的问题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有个全面的认识,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诊断;而教育者的含义则不是简单、机械地向求助者灌输某种理论,而是引导求助者对他的问题及其认知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方式。对于求助者来说,他不是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他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不正确的观念加以细致的体验反省;另一方面,也要发挥自己在其它问题上尚有的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因此,对于求助者,这实际上是一个主动的再学习的过程。
2、确定咨询目标
无论是贝克的理论,还是雷米的理论,都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因此他们咨询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虽然贝克的理论侧重求助者整个认知过程的恢复,雷米则强调求助者对自己所持有的特定错误观念及错误观念群集的领悟,但是,他们整体上的咨询目标和方向还是基本一致的。
上述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咨询目标。例如,根据雷米提出的“边缘――中心”模型,咨询的目标可以首先针对那些处于边缘和表层的错误观念,在此基础上,去挖掘改变那些深层次错误观念;或者针对每一个类错误观念,确定先去验证,发现,然后加以改变的咨询策略和目标。这样就使整个咨询过程比较有层次,使咨询师对咨询的进程心中有数,从而有利于他在每一个目标的指导下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技术。
此外,对于所制定的各种目标,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应努力保持一致。咨询师应使求助者明白他的问题是由于他对某些事件的认识造成的,要解决他的问题,就得首先对其认知过程和观念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咨询都能围绕着求助者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中心进行下去。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从这一过程开始,就接触到了求助者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观念。为了能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
所谓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这些问题指导着谈话方向,并引发出许多为求助者以前经验过但却忽略了的问题。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问题,咨询师可多变换几种方式提问,这样可以使问题突出,从而使求助者能够把他意识到和未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主动加以改变。
所谓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咨询师通过特定的问题,使求助者注意到被他忽略了的经验。由于这些经验就是求助者当前不适应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基础。因此,对这些经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就能使求助者很快发现自己的认知过程是不合逻辑的。而一旦他能认识到这-点,他也就有可能从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框架中摆脱出来。
咨询师在提问及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时,应特别注意使谈话的内容基于具体的、可见的事实,避免陷入空洞的理论探讨。因为有些求助者,特别是那些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似乎很愿意和咨询师讨论一些理论上的问题。他们可能对某些心理学理论有所了解,便常喜欢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分析自己的问题。如果咨询师对此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谈话显得抽象和空洞,阻碍咨询的正常进行。
如果咨询师能熟练地应用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对一些问题不太严重的求助者可能会很快起到效果。但实际咨询中,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困难。有些求助者总是找出某些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作辩解,坚持自己对事物的某种解释,并坚信这种解释的正确性。这样,仅凭这两种技术就难以解决他的问题了。尽管如此,提问和自我审查仍是认知治疗中比较基本的技术,它至少能提供有关求助者行为和情绪问题多方面的信息,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的治疗。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例如,一个有强迫洗手行为的求助者可能把自己的行为解释成对细菌或其他脏东西的恐惧,认为自己是怕这些东西伤害其健康而不断洗手。而一个抑郁症求助者则可能把自己的退缩行为解释为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总之,求助者很容易用具体事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这种解释所包含的就是表层错误观念。
对于这些错误观念,可使用以下几种有关技术:
⑴建议:
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例如,对于前面提到的那个强迫洗手的求助者,咨询师可以建议他去有意减少洗手的次数,并让他自己去检验这样做是否真的会给他的健康造成危害。
⑵演示:
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像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这种情境也应根据求助者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释来设定。例如可以心理剧的方式出现,由咨询师设定某种剧情,并且和求助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随着剧情的发展,求助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就会通过他所扮演的特定角色表现出来,从而使他能够对之加以直接观察和体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求助者把“我”的行为和观念投射到所扮演的“角色”身上,通过观察体验“角色”,使他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
⑶模仿
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例如,对于一个社交恐怖症求助者,可让他先观察咨询师或其他人的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模仿或在想象中也来完成这一活动。从中,他可以对自己恐怖情绪的产生过程进行直接体验。
如果把以上几种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往往会使咨询很快收到效果。但有时咨询师也会发现在当时治疗情境下所产生的效果无法扩展到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境之中。例如桂丹努(Guidano,l983)曾报告一例患有死亡恐怖症的妇女,她害怕看见死人或与死有关的任何东西,甚至不能想象这类事情。这是一个很具体的观念,于是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去想象一些与死亡有不同程度关系的场面,以此对这一观念作验证。求助者开始想象时表现出较强的焦虑,但她逐渐镇静下来,并能在想象时保持全身放松状态。然而在这之后,求助者仍然不敢看街上的柩车,而一旦她真的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就会出现持续的心动过速和持续的焦虑。实际上,求助者在按咨询师的描述进行想象的同时,也在暗暗地把自己排除于所想象的情境之外,即她可能暗示自己这一切只是想象中的,她永远不会真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境中。当问她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时,她不再说自己不敢想象死亡这类事情了,但她现在坚持认为自己的情感是脆弱的,并且比别人更严重。所以她要是真的看到与死亡有关的场面就无法保持在想象时的那种轻松。
这样咨询师就发现了比不敢想象之类的错误观念更为基本的错误观念,即认为自己情感脆弱、与众不同等等。因此,仅仅纠正了那些表层的错误观念并不能使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的好转。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比如“我毫无价值”等等,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这就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例如咨询师可以应用“灾变祛除”的方法,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到他对事物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过分夸大灾难性后果,从而祛除这种夸张性的认知。也可以通过“重新归因”对求助者非现实的假设作严格的逻辑批判,使他看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从而作出对挫折和失败更为客观现实的归因。而通过“认知重建”则可以使求助者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思维工具来代替非逻辑的认知。
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等技术都是认知治疗中的专门术语。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更为严密和抽象的逻辑分析技术,而这些技术的运用离不开对句子的语义分析。因此认知治疗中的语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揭示并纠正深层错误观念的方法。
语义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这些自我观念常常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句式,也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个“主―谓―表”的句式结构。例如说“我是一个笨蛋”或“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雷米理论中许多错误观念也是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是一种逻辑判断式的句子结构,一旦求助者用这种结构来表达对自我的态度,他就有可能用这个判断来概括他的一切行为。例如说“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实际上就是暗示他在一切方面都是毫无价值的。
然而通过对这样的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就不难发现作为主语的“我”应包括与“我”有关的各种客体(如我的头发、我的身体等)或与“我”有关的各种行为(如我说话、我走路等等)。而动词“是”后面的表语则描述的是主语的整体性质。因此,从语义学的理论来看,说“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应是指与“我”有关的各种客体和行为都是无价值的,而这样的句子显然没有什么逻辑意义。因为你可以说“我上次做的那件事是没有价值的”,但你不能说“我的呼吸”、“我吃饭”等都是没有价值的。这些句子显然与客观实际不符,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此外,如果处于表语位置上的词不能被客观评定,那么这样的词在这种句子中也是没有意义的。例如说“我是个很笨的人”,“笨”的含义在这里是不清楚的,没有客观标准来判断某人是笨还是不笨。但如果把这句话换成“我的智力不高”,那么智力的高低则可以通过智商这一客观标准来加以限定,这样才能使“我很笨”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有意义。
因此,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语义分析和转换,咨询师就可以引导求助者把代表他深层错误观念的无意义的句子转变成具体的、有特定意义的句子,使他学会把“我”分解为一些特定的事件和行为,并在一定的社会参照下来评价它们。通过这一客观化的过程,求助者就有可能学会依据较为客观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问题,从而使他能够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来代替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有更客观的认识,使他认识到他只是在某些特定行为上确实有一些问题,但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则可能是与常人一样的。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在求助者身上常常表现一种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观念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也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有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为巩固和隐蔽,使求助者的问题一步步严重起来。因此,在认知治疗中,咨询师常常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只是这种技术不是仅仅针对行为本身,而是时刻把它同求助者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也是认知治疗同行为治疗不同的地方。
行为技术对求助者认知结构的改变可以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咨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为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对求助者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对一个抑郁症求助者来说,他很少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仅仅通过语言使他获得积极情绪是不够的。但如果咨询师设计一些特殊情境,只要求助者有什么积极的表现,咨询师就马上给予强化,并督促他反省获得强化后的情绪体验,这样,就可能使求助者获得愉快的情绪,并可能做出更多的主动性行为。这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以及对这些变化的体验和反省会促使求助者主动发现并改变原来对自己问题的认知。另一方面,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仅体验到什么是积极的情绪,什么是成功的行为,而且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这样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他也就能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功的行为。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在上述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从表层错误观念开始,运用建议、演示及模仿等技术对这些观念加以检验和纠正,并通过语义分析技术进一步揭示出求助者深层的错误观念,逐步使他提高对自己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的认识,用新的思维方式来代替、评估旧的思维观念,用新的行为代替旧的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可以说咨询进行到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也可以就此结束,因为认知治疗的目的和原则就是要充分调动求助者内在的潜能来进行自我调节,这就是说求助者自身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有进一步的工作要做,这就是认知复习。
所谓认知复习,就是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前面几个咨询过程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进一步延伸。因此这一工作不一定只在咨询的后期才开始进行。在每一次咨询之后,咨询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求助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例如可以让求助者在实际情境中继续应用演示或模仿的方法来检验并纠正错误观念,或教会求助者语义分析技术,让他在咨询之后继续对自己的深层错误观念进行句子分析,继续注意自己的活动和反应,并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加以评估和反省。这就使求助者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有更多的机会来巩固那些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学习使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情绪行为反应。只有当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时,咨询才算达到目的。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枉技术
有代表性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具体程序是:
通过角色扮演和想像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
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梅肯鲍姆为压力接种训练设计了一个三阶段模型:
1、概念阶段:
首要的关注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
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
关注点是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境。
通过学习,求助者认识到适应性与适应不良的行为都是与他们的内部对话相联系。他们获得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
作为压力管理程序的一部分,求助者要接受各种不同的行为干预,其中包括放松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时间管理指导和自我指导训练。
3、应用和完成阶段:
这阶段关注的是将治疗情境中发生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将之维持下去。
三、相关知识
(一)基本原理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观念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它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技术。这种改变人的认识观念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由你说出你自己的观点,并依照这种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推理,最后引出矛盾和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先前思想不合理的地方,并由你自己加以改变。
本世纪,另一名哲学家维持根斯坦(L?Wittgnehstein)提出了语言分析哲学,目的就是要改变当时哲学领域中语词不清,概念混乱的局面。实际上,这是一种更为严密的揭示并纠正错误思想的方法。
自从心理学从哲学范畴中独立出来,心理学的理论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而到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则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第三股势力。认知疗法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在理论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1.认知疗法的心理学基础
虽然不同的认知治疗家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使用不同的技术,但还是有着一些比较共同的特点,比如他们都强调认知过程决定行为的重要性,都认为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情境所作出的评价,并认为这些评价受个体的信念、假设、思维方式等认知因素的影响。这些观点构成了一个为大多数认知治疗家所能接受的理论框架,把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情绪、思维和动机等都看成是意识现象,这是认知理论同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理论的根本分歧所在。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人类的意识经验是很表面的东西。如果将人的整个心理领域比喻成一座大冰山,那么意识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精神分析只强调水面下的那一大部分的无意识,而将意识经验排斥于研究之外。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外界刺激和人的外在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的经验公式是S―R(刺激―反应),只研究S―R之间的确定规律,而对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感知,思维和情绪等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常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将它们还原为外在的行为。新行为主义虽然提出了S―O―R公式,但因素O代表的是机体状态(organism),而非意识。
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不同,认识理论提出了S―C―R公式,认为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存在着意识,经验等因素,记之为C(consciousness)。这一公式中的S不再指简单的外部刺激物,而扩大为整个现实世界中可以起刺激作用的成分,如事件、情境、人际关系,以及自己的行为等等。所谓意识,就是对这样的现实世界进行知觉和反应的过程。外界各种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脑,并与脑中贮藏的原来的经验、个人的人格结构结合,从而对这些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推理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一过程,个体可以对他人、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作出评价和解释,并从中产生各种观念,而正是这些观念决定着行为和情绪反应,即公式中的R。
认知理论不仅把知觉过程看成是意识的,也把情绪看成是一种意识现象,认为情绪是大脑把生理变化和对事件的知觉加以整合后产生的心理体验。一方面,情绪产生的过程中包含着生理反应(如呼吸、心跳、内分泌的变化等);另外也包含着认知评价因素,因为生理反应主要决定情绪的强度,例如急促的呼吸和心跳往往表明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但仅有生理反应却不能决定情绪体验的性质,即所产生的情绪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而且有时仅有生理反应甚至不一定产生任何情绪,例如兴奋,激动和心跳加速等反应可以出现在喜悦情绪中,也可以出现在恐怖情绪中。类似的生理反应也可出现在刚刚冲刺完的运动员身上,但他并不一定有特定的情绪。因此决定情绪体验性质的是人对事件的评价与解释。如果个体的判断和评价是肯定的、积极的,则一般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否则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情绪是一种意识现象。
除知觉与情绪外,认识理论也把动机置于意识范畴加以研究,认为它与个体行为的目的紧密相联。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一个设定目标并寻求达到目标的手段,最终实现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动机过程。在意识的支配下,动机与知觉(包括思维)及情绪形成一个个体行为的有机整体。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有意识的,甚至连咨询师日常生活中见的某些“自动化”的行为过程也不例外。这些行为,如骑车、穿衣等从表面上看类似于条件反射,而且似乎是在没有意识参与下完成的。但是认知理论认为这些行为在最初形成时是有意识参与的,例如人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看上去是个自动化的反射过程,但仔细分析来,就可以看出这里面还是有个认知过程的:首先,要有个过程把绳的形象转换为蛇的形象,然后再与过去被蛇咬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对井绳作出否定性评价与判断,从而产生恐惧的情绪和行为。但这种认知过程由于刺激与过去经验的鲜明和生动而变得自动化了,被压缩到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以致不能分辨。但是这一过程仍可以通过细致的认知分析加以反省,区分出各个环节。因此,这一类自动化的行为只在形式上是条件反射式的,而实际上,还是在意识过程支配下的行为。
综上所述,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及动机和行为等等都是在意识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些过程构成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反应。对现实世界的判断、评价和解释,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出的种种观念直接决定着行为和情绪反应;而行为与情绪的改变则会反作用于知觉,不断补充或改变原有的认知观念和认知结构;而且动机对行为的改变也有直接影响。
根据上述的认知理论,认知治疗家认为,当知觉由于某种原因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或由于对感觉作出错误的评价与解释时,就会对知觉的准确性或范围产生影响,使知觉受到限制
或歪曲,从而导致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想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就必须首先对原来的认知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的认知观念加以改变。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认知疗法的基础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相互结合与补充。一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把意识放在首要位置,认为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在意识指导下完成的;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对上述认知过程加以研究,所得出的有关认知过程的模型和问题解决的策略则可用于指导实际的治疗过程。
在这一共同的理论框架下,不同的认知治疗家可能会有各自更为具体的理论体系。他们对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所采用的咨询方法和技术也各不相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贝克和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最新资讯
- 心理咨询师工作前需要了解的咨询常识2024-10-23
- 心理咨询师应该为来访者提供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2024-10-22
- 心理咨询师分享:什么才是真正的抑郁症?2024-10-22
- 资深心理咨询师分享:助人周期2024-10-21
- 心理咨询师分享:焦虑症的几种表现,别等到晚期才发现!2024-10-21
- 这9个想法,可能让人们拒绝心理咨询师2024-10-18
- 心理咨询师分享:讨好型人格的五大特征,怎么改变?2024-10-18
- 心理咨询师分享:教你减少内耗的几种方法2024-10-17
- 提升自我效能感,心理咨询师建议您试试这8种方法2024-10-17
- 心理咨询师备考知识点分享:心理常识(九)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