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 > 心理咨询师理论之咨询心理学第二节第四单元

心理咨询师理论之咨询心理学第二节第四单元

更新时间:2013-03-08 11:15:55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咨询心理学的第二节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

  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咨询,没有行为主义那种标准化的操作过程。它实质上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创立这种咨询手段的人坚信,只要相信了这种人生哲学,就能解脱自身的一切苦闷,无限的“潜能”便可进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巅,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运用这类心理咨询方法的咨询师,必须是这种“主义”的信奉者。当然,在临床咨询中,咨询师自己,也必须力求扮演成“人本主义者”,比如,要力求对求助者“五条件地关注”,咨询必须充满“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气氛,等等。作为咨询技巧,必须渲染这种气氛,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它们,以便尽快地建立起“咨询关系”。建立起这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咨询关系”,对咨询十分重要。当求助者进入并体验到“无条件地被关注”时,当这种人际关系(即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据说,这种“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无条件关注”的“咨询关系”,就成为心理咨询的制高点。只要是将求助者引入这种关系中,使其深深体验着“无条件的关注”、平等、温暖、真诚,求助者自然就可以接受“自我实现”的观念、认定“自我潜能是无限的”、“潜能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有本能性的完善化趋势”、相信自我存在价值、接纳自我的弱点等等,整个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便被求助者不知不觉地接受。当然,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如若求助者也有自己固有的观念,或许,求助者的固有观念与咨询师的观念相左,又当如何呢?此时,咨询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莽撞,不能直接地批评求助者,而是通过巧妙的和恰当的反驳或冲击,改变求助者的想法,最终,使他的思想纳入人本主义的理念框架。

  一百多年前,德国产生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原本是反对宗教的;20纪中期,美国产生了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但它却是反对科学的。他们不认为美国的社会问题是与霸权主义和冷战有关,而“认为20世纪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是科学技术与老师政治蔓延滋长所引起。”。

  至于临床操作,他们向求助者宣传关于“存在”、“意志自由”、“价值观念”、“人的潜能”以及“自我实现”等等的哲学概念。除了心理咨询以及管理心理学行业,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为大多数其他心理学家所接受,但是由于他在美国产生,而美国的心理学影响较大,所以很快便形成了势力。这种势力既然波及到中国,便不能不引起中国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为此,我们直接引用美国著名理论心理学家的评论,帮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特点。

  美国理论心理学家J. P. 查普林在他的专著《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中,对产生于美国的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总体评价是:“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建立一种主观经验心理学,目的在于探索存在、意志自由、价值观念和人的潜能等问题,不是在一种分析的、科学的意义上,而是指向个人的解放,摆脱那些阻碍个人发展的文化羁绊。自然,这一观点已在关心人性改善事业的个人和团体中得到支持,如在交朋友小组中,沉思与意识扩张的倡导者中,并在某种程度上在神秘主义者中都有支持者。人本主义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同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联的立场或观点,并因此也仍然停留在实验心理学范围以外。”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3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心理咨询师资格查询

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