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 > 2014年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4.2人际交往的理论

2014年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4.2人际交往的理论

更新时间:2014-06-23 09:15:11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年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4.2人际交往的理论,由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频道为您提供!

  考试动态:2014年上半年各地成绩查询专题|20岁可申请代报名

  课程推荐:2014年网课+面授保过班|零基础保过|1v1直播自习室

  第2节 人际交往的理论

  1、人际交往的三位理论(舒茨于1958年人际需要来解释人际关系模式的角度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 人际关系的模式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来加以解释: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三种人际需要及相应的人际行为

  答:1)包容的需要与包容的行为 2)支配的需要与支配行为 3)情感的需要与情感行为包容的需要:指个人愿意与人交往,希望于别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和谐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支配的需要:指个体权利在权力上与他人建立并且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支配行为:归结为人们之间进行决策的过程,主要特征是运用权威和权力来领导和控制、影响和支配他人。支配行为分为三类:拒绝型、独裁型和民主型。情感是两个人之间紧密的情绪联系。 情感的需要:个体愿意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绪联系的需要。

  2、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形成?

  答:社会交换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其奠基作品是社会学家霍曼斯1958年的论文《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和1961年的著作《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蒂博特和凯利1959年的著作<群体的社会心理学>,布劳1964年的著作<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社会交换理论

  答: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及其互酬性入手,提出了一种崭新而独特的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观点。社会交换理论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因而具有利已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因两具有~定的局限性,没有进行文化传统和人际关系深化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编辑推荐:

  心理咨询师章节笔记复习资料|知识点详解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三级复习资料

  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官方微博|心理咨询师考试交流QQ群:127666654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心理咨询师资格查询

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