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咨询工程师(投资) > 咨询工程师(投资)备考资料 > 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政策与规划》章节讲义:第二章第三节

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政策与规划》章节讲义:第二章第三节

更新时间:2018-12-25 11:25:51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346收藏138

咨询工程师(投资)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咨询工程师教材是备考咨询工程师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环球网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政策与规划》章节讲义:第二章第三节,希望对考生们备考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政策与规划》第二章讲义汇总

第二章 宏观经济管理

第三节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

一、基本经济制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农村、城镇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冼活动的自主权。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二)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深改决定二)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溺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深改决定(5))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改决定(6))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二、宏观经济管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市场体系尚在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定型。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深改决定(3))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深改决定(3))。

上述政府职责、作用中涵盖了宏观管理、宏观调控、微观治理、社会管理等领域。决定要求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要求: (深改决定(14、15))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坚决做到“三个一律”,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任务和调控体系、方式、手段

1.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以保持总量平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为主要目标。总量平衡是四个关键宏观变量之间的平衡,健康可持续增长是指宏观变量相互协调状态下的增长。宏观调控目标可分解为四个方面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不同时期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决定宏观调控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提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2.调控体系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可概括为: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一致,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也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指出了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方向: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

要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功能,发挥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的重要功能。

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

同时,还要发挥投资、消费、外资外贸、市场准入、土地、区域政策、节能环保等政策工具的支撑作用。

3.调控方式创新

(1)区间式目标管理。区间调控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一种创新。它与过去盯住经济增长的某个具体数值目标有所不同,更加重视用合理区间来观察宏观运行情。这表明我国政府正在以新的思路和方式追求健康、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在复杂困难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设定一个经济增长的区间目标,有利于提高中国政府在多重约束条件下,采取更加灵活、精准、有效、及时的调控政策,使经济获得可持续的平衡增长。

区间调控的新方式,把稳物价作为上限,把保就业作为下限。这一区间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引导市场预期。我们向社会发出这个信号,如果经济运行真要滑出这个合理区间,政府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这个合理区间内,我们将尽可能地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着力去推进改革,着力去推进结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来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2)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准确性。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调控手段

(1)经济手段

是指政府在依据经济规律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影响市场行为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

经济手段包括规划和政策。

规划展现国家意图起导向作用,规划目标和总体要求构成确定政策方向、政策力度的依据。

政策是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等通过税率、利率、汇率、价格等影响市场行为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2)法律手段

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

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3)必要的行政手段

即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宏观管理制度尚未定型,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调节功能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

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干预过多、行政手段使用过于频密。行政手段的采用要慎之又慎。

相关推荐: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政策与规划》第二章讲义汇总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四种战略)

(一)“三步走”的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三步走”的战略

邓小平

十四大

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部署。这实际上明确了“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战略又分三步走,构成了新的“三步走”战略。

新“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实现的时间就是2020年左右。可以说,2020年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2020年左右;二是实现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战略任务,时间大概也是2020年前后;三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也是这个时间节点。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方面,“ 纲要” 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及能力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

(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特制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提出战略目标分三步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到,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战略任务包括:

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

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

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纲要》提出的基本原则有四条:

一是紧扣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我国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

二是深化改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是强化激励。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四是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国家,要在一个时期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不现实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发展战略布局上,必须有全盘构想。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和内地)。实践证明,“两个大局”的战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没有“第一个大局”,就没有中国经济今日的辉煌,没有“第二个大局”,西部不开发,东北不振兴,中部不崛起,就没有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的中国。

世纪之交,我们党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又先后做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决策,丰富并形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就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做出了规划部署,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相关推荐: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政策与规划》第二章讲义汇总

四、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体系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市场利率,进而调节总需求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措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

央行利用这些工具实现

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

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等目标。

在克服经济周期影响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及经济稳定增长方面,货币政策按调控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是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用控制等;

“紧”的货币政策则正好相反。

货币当局根据经济运行状况确定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当市场上物价持续下降、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中央银行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的办法增加总需求;当市场上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明显、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中央银行会采取紧缩货币供应的办法以减少总需求。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同样服务于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等。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均衡。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财政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

在克服经济周期影响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及经济稳定增长方面,财政当局可根据总需求不足、总需求过旺及总量基本平衡等经济运行状况,确定扩张性、紧缩性或中性三种不同的调控方向,帮助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增长路径。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财政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三)投资政策(无变化)

投资政策是政府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施加的直接或间接干预。投资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调控投资总量,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调控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调控投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调控重大项目的安排,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调控的政策手段来自多方面的组合,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地区政策等,分别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规模、税率、利率等杠杆实现调控目的。此外,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等计划指导和信息引导,经济法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如项目审批)都对投资行为产生显著的调控作用。

(四)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对资源在各产业间配置过程的干预。产业政策体系包括结构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布局政策。

通过结构政策加速国民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通过组织政策促进竞争、抑制垄断、发挥规模经济;

通过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限制淘汰落后产能;

通过布局政策加快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我国的产业政策体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中,并通过安排国家预算内投资资金,产业目录、核准项目目录,信贷政策、财政贴息等手段加以落实和实施。

(五)区域政策

区域政策是政府对人口、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干预。我国的区域政策包括如下目标: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开发格局和空间均衡;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六)信贷政策

信贷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优化,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目前的信贷政策大致包含四方面内容:

(1)与货币信贷总量扩张有关,政策措施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动性,如规定汽车和住房消费信贷的首付款比例、证券质押贷款比例等。

(2)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流向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

(3)限制性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领域、区域过度投放。

(4)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调控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从而保持币值稳定。

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经济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信贷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还需借助行政性手段。

(七)消费政策

消费政策是指政府基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对各种社会消费主体的行为施加的干预(影响)。

宏观消费政策调节储蓄(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微观消费政策通过消费引导(如新能源汽车)、消费教育(如倡导绿色消费)、消费信贷(如购房贷款条件调整)等政策影响消费结构,进而调节产出结构。

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

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

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

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

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

活跃二手车市场,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八)价格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引导经济主体行为、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信号。《深改决定》

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要求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我国政府对价格管理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

调控价格总水平,抑制、缓解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实现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维护正常价格秩序,形成协调合理的价格体系;

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相关推荐: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政策与规划》第二章讲义汇总

五、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下:

一是“住”和“行”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

二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

四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给侧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

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

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 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

只有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 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 生动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近期重点任务(五任务)

1、“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 2016年的首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其目的就是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那些产 能严重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提高 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

创新优化供给侧动力结构,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①引领创新形成新的供给和需求;

②利用创新消化结构性过剩产能;

③注重培育新的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

2、“降成本”,提升供给能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 强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这既是对未来一个时期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体制的重要部署,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企业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去库存”,清除供给冗余

解决房地产去库存问题,事关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已经刻不 容缓。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 确表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在2015年11月11日的国务 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以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2015年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将房地产去库存列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五大任务之一,并就 如何化解房地产库存指明了前进方向。

4、“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所谓“补短板”,就是要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持续改善有效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有效供给的效率和效益,进而培育和升级经济转型过程中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补短板”可以理解为 供给侧改革的“加法”,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 益。

“补短板”还可以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能量,确保 经济持续增长。

当前补短板的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等方面扩大有效供给等。

5、“去杠杆”,确保供给安全

2008年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债务占GDP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潜在风险并不小,一是存在较多隐性债务,二是债务增长偏快。

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在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标本兼治,逐步并有效地重组和化解债务,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杠杆率”是本轮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监管领域新设的监管指标。杠杆率是债务余额与GDP之比(债务/GDP)。

总债务是对居民、企业、政府与金融机构这四大分部门的债务进行加总。

(1)居民家庭杠杆率

在家庭部门杠杆率测算中,家庭部门的债务通常选择住户贷款这一指标值,以贷款额与GDP比率来衡量家庭部门杠杆率水平。

截至2014年年 末,我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为36%。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家庭杠杆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8.25%的平均水平。

(2)政府部门杠杆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杠杆率快速上升,此后四年基本维持在50%以上。

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已不低,要高度重视这一领域风险。

(3)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

1996~2014年,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1996年年初的6万亿,增加到2014年的77万亿,债务余额占GDP比重由1996年的84%提高到2014年的121%,提高了37个百分点。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超过发达国家82.8%的平均水平,也超过OECD国家90%的阈值,值得警惕。

(4)金融机构杠杆率

1996—2014年,我国金融机构债务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金融企业部门总债务从1996年的2862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14万亿,18年间增长了48.9倍。金融机构债务余额占GDP比重由1996年的4%提高到2014年的22%。

但从国际比较看,我国金融部门杠杆率并不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91%的平均水平。

汇总上述四个部门的杠杆率,就可以得到我国2014年总债务为153.7万亿和总杠杆率为241% ,低于发达国家359.5%的平均水平。

两个结论:

一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总债务水平低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仍属于比较适中的水平,尚处于温和可控的阶段。但是, 我国债务水平近年来上升较快,应当对此保持警惕。

二是从部门看,我国居民部门与 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处于适宜范围,但我国的非金融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增长偏快,特别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政府隐性债务过重且偿还压力大,值得高度警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

1、宏观政策要稳,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要稳,就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二者相互配合,协同发力。

宏观政策要稳,从政府经济管理的宏观层面来看,是指政府通过相对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以保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政策上强调一个“稳”字, 目的就是为了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宏观政策之“稳”保结构性改革之“进”。稳住宏观是基础。宏观政策稳,预期就稳;宏观政策稳,增长就稳。市场主体最需要持久稳定的预期,如果因为经济有一些波动,政府就立刻出手、动辄干预,就有可能造成市场扭曲,助长“政策依赖症”。

2、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提升潜力仍然十分大。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还不到50%(15年50.5)。

另一方面,中国工业体系中传统工业较多,新兴产业的增长难以弥补传统工业的萎靡,内部结构矛盾十分明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为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指明了方向。

3、微观政策要活,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

通过完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放活政策做活微观经济,充分释放生产消费活力和内部增长潜能,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做活微观、提质增效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实现“微观政策要活”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快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基本思路,将该放的放下去,将该管的事管好,将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真正做到“放水养鱼”,激活微观经济。

多做宏观引导,少行微观干预,才能真正放开市场主体的手脚。

4、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加快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的新红利。

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出现减速趋势,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时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不可持续等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每一项任务,担子都不轻,所面临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增强结构调整动能、释放创新驱动潜力、保障民生期盼等重点问题,依然需要通过切切实实的改革来加以推动。

改革过去、现在都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依然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和关键一招。

5.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等,必然会影响部分群体的就业和收入,但这是必须要过的坎,必须要经历的阵痛。所以要更好发挥社会政策稳定器的作用,守住民生底线。

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在兜底上,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为结构性改革创造好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更广泛的意义讲,守住民生底 线,不断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在。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 干”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保 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分享到: 编辑:yangman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查询

咨询工程师(投资)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咨询工程师(投资)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咨询工程师(投资)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