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备考资料 > 2010年中医师辅导:止血和凝血功能检查

2010年中医师辅导:止血和凝血功能检查

更新时间:2010-07-30 13:50:22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止血和凝血功能检查

  常用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正常的止血机制有赖于完整的血管壁、有效的血小板及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血管壁的止血作用表现为:①血管的收缩;②血小板的激活;③凝血系统的激活;④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出血时间测定

  出血时间(BT)的长短主要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以及受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的影响,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较小。BT延长见于:①血小板减少;②血小板功能异常;③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④血管异常;⑤药物干扰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

  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延长见于:①因子Ⅷ、Ⅸ、Ⅺ明显减少;②凝血酶原重度减少;③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④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时;⑤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时;⑥循环抗凝物质增加。

  血小板计数

  正常人血小板为100-300×10 9 /L。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①血小板生成障碍;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血小板增多的主要原因有①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②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等。

  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

  其原理为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凝血酶,使 AT-Ⅲ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剩余凝血酶成正相关,而与AT-Ⅲ呈负相关,根据受检者吸光度(A值)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AT-Ⅲ:A的含量。

  其正常值为: 108.5% ±5.3%。

  其临床意义为: 1.增高 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

  2.减低 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一Ⅲ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更多信息访问:中医师考试频道 中医师考试论坛 医师考试博客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查询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