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级社会工作者 > 中级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理论预习:主要观点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理论预习:主要观点

更新时间:2012-08-27 19:12: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中级社会工作者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社会工作者<中级能力>社会工作理论预习:主要观点

2012社会工作者初/中级包裹套餐 七天免费试听!  2013社会工作者全程套餐 五折抢购!

  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希格蒙德?弗洛伊德创造了精神分析理论,这一理论对社会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

  1887年,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理学家,.开始采用催眠术对歇斯底里症进行治疗和研究,随后他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到了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四个方面

  (一) 心灵的构成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的。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前意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不仅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潜意识是一种低级的心理过程,与意识不同。意识过程是符合理性的,而潜意识则是非理性的,或者说根本没有进入理性层面。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甚至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有潜意识的影响。

  (二)人格构成

  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不会随着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自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自我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

  超我由自我发展得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部分潜意识,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党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对于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目的在于强化自我,使它更独立于超我,扩展它的知觉领域,提高组织能力,以使它能占有新的本我部分。

  (三)焦虑、防卫与转移(P93)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会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出现焦虑,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

  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四)性心理的发展

  将性心理的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性的满足,释放能量。如果人的欲望不能得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会形成人的问题行为,需要帮助和治疗。

  三、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无法察觉潜意识的经验,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揭示内在冲突的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并能洞察和顿悟(insight)。

  第一,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

  第二,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因为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是一个重温过往痛苦经验的过程,必定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受助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三,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以保证受助人能够顺利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要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受助人造成新的伤害。

  第四,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受助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讲出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治疗者要从中看到内在联系,发现内在冲突,即所谓的核心冲突。

  第五,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感受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接纳与理解。

  四、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例如,一个公司女职员,最近感到工作压力太大,在公司里她也感到同事们都不理她,男朋友也离她而去。她最近经常做梦,梦中一个大雪的夜晚,她站在路旁叫不到出租车。所有这些都让她感到非常沮丧,对工作和生活感到非常失望。治疗者运用精神分析法,即自由联想的方法对她进行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者(社会工作者或心理治疗师)发现她现在的状况与她幼年时期被父亲疏忽的经历有关。因为,她幼年时期,父母工作忙,经常把她独自留在家里。特别是父亲对她几乎没有什么关注。而在她的内心里一直期望得到父亲的关怀。治疗者发现幼年时期被父母忽略的这段经历一直压抑在她的心里。治疗者由此人手,通过自由联想的方法逐渐帮助她梳解幼年经历对她的影响。

  一般来说,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性对话。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与服务对象要签订治疗协议。在协议中要明确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感和一致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进行分析。对于上述这类案例来说,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治疗过程,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是保证持续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或她)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服务对象才可能将痛苦的经验讲述出来。因为这些经历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常常是最隐秘的个人痛苦经历,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环境,通常不会讲出来。如果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讲述出来,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伤害。

  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即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自由联想的关键在于让服务对象能够将最原始的想法与感受讲出来,以便社会工作者捕捉其深层的心灵活动。倾听是一种广泛的倾听,而不是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倾听。诠释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表达对其内心了解的行动。

  20世纪60年代之前,精神分析理论主导了社会工作治疗的方向,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特别是在美国,社会工作几乎等同于个案工作,个案工作又几乎等同于精神分析治疗,由此可见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但其工作过程长、服务人数少,且花费高昂。至今,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的根本性影响。例如,精神分析理论所强调的个别化原则,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相关信息:2009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真题

  2013年初级社会工作师复习技巧解析

  2013年社会工作者全科保过套餐热招中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免费试听

  2013年社会工作者辅导招生简章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报名入口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报名指南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多款优惠套餐报名中

  更多信息请访问: 社会工作者频道        社会工作者考试论坛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级社会工作者资格查询

中级社会工作者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中级社会工作者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