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第一章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
银行风险管理》第一章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风险、收益与损失
(一)风险的定义
1.风险是未来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具体说,如果某事件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被事先确定下来,就不存在风险;如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可能性,且变化过程无法事先确定,则存在风险。
2.风险的结果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例如,央行上调基准利率,对浮动利率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利好;对持有大量金融工具的商业银行,利空。
(二)正确认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1.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损失可能性和盈利可能性平衡管理,防止过度强调风险而制约盈利发展。
2.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主动承担风险,利用经济资本配置、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等方法,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促进银行发展。
3.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殊性,从内部控制、外部监管角度,关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重点分析在不同风险状况下,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三)正确认识风险与损失的关系
1.损失:事后概念,反映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实际结果。
风险: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风险定量分析中可以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来损失规模和发生的可能性。
2.二者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将风险误解为损失,危害在于混淆“损失发生之前的风险管理”和“损失发生后的善后处置”,削弱风险管理主动性、积极性,无法将风险关口前移,防范、规避风险
3.损失类型
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
预期损失:基于历史数据可预见的损失,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
非预期损失: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对预期损失的偏离,难以预见。
灾难性损失:超出非预期损失之外,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的重大损失。
4.应对方案:
预期损失:通过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
非预期损失:通过资本金来应对;
灾难性损失:一般通过保险手段来转移,对衍生产品过度交易带来的灾难性损失,通过事前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来规避。
二、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
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能否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
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警告世人,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我国《银行法》第四条: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对银行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计量、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是保证稳健经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经营原则的根本所在。因此,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字:承担和管理风险、改变经营模式、提供风险管理定价依据、创造价值、核心竞争力)
第一,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和承担客户不愿意承担的风险,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参与者用来转嫁
风险的主要平台。商业银行吸收和承担客户风险的能力主要来自其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能,
利用分散或对冲等方法对从客户方承担过来的风险进行管理。
例如,私人银行业务,增加利润,银行主动承担、管理风险;外汇交易和衍生产品交易,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以做市商的方式向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
积极、主动地承担和管理风险有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本结构,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本,以及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开发。
第二,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侧重于对不同风险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
通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了解和认识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状况和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对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对未来的客观预期,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主动、动态地管理潜在风险,为提高收益制定相关策略,将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最终实现风险-收益的合理平衡。
如果没有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战略实施只能停留在业务指导层次,难以从宏观战略层次和微观技术上分析、判断风险与收益的合理性,难以适应商业银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第三,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合。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否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直接决定
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通过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可以准确识别和计量所提供的金
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成本和风险水平,并据此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此外,商业银行可以
广泛采用风险管理技术进行动态管理,调整资产、负债组合,发现并拓展新型业务。例如,
借助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国际先进金融机构能够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迅捷且多
样化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服务。
第四,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等功能。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可能性和财务成本,保护商业银行所有者的利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例如,商业银行的负债一般由浮动利率负债和固定利率负债组成,资产包括浮动利率资产和固定利率资产,利率风险显然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风险。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或利用利率衍生工具对冲风险,有助于降低利率风险敞口,降低现金流的波动性,稳定商业银行收入水平,降低税收负担,减少经营成本。
此外,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也将有效地降低各类风险水平,减少附加的监管要求,降低法律、合规、监管成本。因此,建立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被认为是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
第五,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从市场经济本质来看,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反映在市场竞争中一家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对良好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任何投资都是风险和收益的结合,只有那些有能力承担高风险的商业银行,才能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一是资本金规模,因为资本金可以吸收商业银行业务所造成的风险损失,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商业银行有能力接受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比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充足率仅仅决定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潜力,而其所承担的风险究竟能否带来实际收益,最终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只有通过积极、恰当的风险管理,才有可能将所承担的风险转化为现实的盈利。此外,有效的风险管理还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更加具有风险承担上的优势。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2006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一系列风险计量的规范标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一大笔额信贷资产的违约,常常导致一家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甚至停业倒闭。
因此,商业银行极为重视对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各种措施和手段来防范、减少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以增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
2.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进入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开始了高速增长,社会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极为旺盛,商业银行面临资金相对不足的巨大压力。
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满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同时避开金融监管的限制,西方商业银行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对许多金融工具进行了创新,如CDs、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极大的刺激了经济发展。虽然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变为主动负债导致了银行业的一场革命,但同时,负债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
同期,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也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哈瑞。马柯维茨提出投资组合论,即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已经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而威廉。夏普在1964年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资产的风险溢价、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定量关系,为现代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一阶段的金融理论被称为华尔街的第一次数学革命。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导致汇率变动不断加大。始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加剧,利率的波动也开始变得更为剧烈,利率和汇率的双重影响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波动更为显著。此时,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式显得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单一的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进去有余而稳健不足,两者均不能保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均衡。
正是在此情况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重点强调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同期,利率、汇率、商品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工具。1973年,费雪。布莱克、麦隆。舒尔斯、罗伯特。默顿提出的欧式期权定价模型,为当时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及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开辟了风险管理的全新领域。
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存贷利差变窄,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或从事其他中间业务来谋取更高的收益,非息收入所占的比重因此迅速增加。
在捕捉更多业务机会的同时,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日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事件进一步昭示,商业银行的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而成。在此情况下,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管理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定量分析技术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方法:
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银行管理风险的结构性重组以及合并收购浪潮的掀起,有实力的商业银行开始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要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全球化的,例如,根据业务中心和利润中心建立相适应的区域风险管理中心,与国内的风险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和配合,有效识别各国、各地区的风险,对风险在国别、地域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进行评估和风险预警。
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银行内所有层次的业务单位、全部种类风险的统筹管理,例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不同风险类型,公司/机构、个人等不同客户种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以及承担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每个业务环节都具有潜在的风险,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哪一个环节缺少风险管理,就有可能出现损失,甚至导致整个业务活动的失败。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保持风险管理理念、目标、标准统一,实现风险管理全程化,系统化。
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一体化综合管理,为了避免各类风险在地区、产品、行业和客户群的过度集中,银行可以采取统一授信管理、资产组合管理以及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品等一系列全新的技术和方法降低各类风险。同时,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通过内部模型来识别、计量和监控风险,增加风险管理客观性和科学性。
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无论是董事会、管理层,还是业务部门,乃至运营部门,每个人在从事岗位工作时,都必须深刻认识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主动地加以预防。
最新资讯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银行管理》知识点:银行对消费者的主要义务2021-04-30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公司信贷》知识点:波特五力模型2021-04-30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知识点:个人贷款押品管理2021-04-30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知识点:融资流动性风险(负债角度)2021-04-30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知识点:信托计划2021-04-30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法律法规》知识点: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概况2021-04-30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银行管理》知识点:银行业消费者的主要权利2021-04-29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公司信贷》知识点:行业风险的产生2021-04-29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知识点:农户贷款2021-04-29
-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知识点:市场流动性风险(资产角度)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