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备考资料 > 201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要点:反馈中枢

201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要点:反馈中枢

更新时间:2010-11-25 16:33:31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临床助理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201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要点:反馈中枢

  1.突触的概念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发生功能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分类:按接触部位不同

  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轴突突触、

  按功能不同:兴奋性轴突、抑制性轴突

  突触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小体的膜,7.5nm

  突触间隙:前膜和后膜的间隙,20-40nm

  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胞体或突起上相对应于突出前膜的膜, 7.5nm

  在突触小体内的轴浆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大量囊泡,直径20-80nm,内含高浓度神经递质,不同神经元的囊泡大小形态不同,递质也不同。

  2.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传递: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突触--突触后神经元活动

  突触传递类似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

  包括“电—化学—电”三个环节

  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

  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对Ca2+通透性增强-Ca2+进入末梢,引起突触前膜以出胞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特异受体/化学门控式通道—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离子进入--突触后电位-总和效应-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a2+作用:降低轴浆粘度,利于突触小泡位移;消除突触前膜内侧负电位,促进神经递质释放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尤其Na+)--Na+ /K+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EPSP总和达到阈值,可产生扩布性兴奋(动作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后膜对Cl-和 K+通透性增大(尤其Cl-)--Cl-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IPSP总和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更多信息访问: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频道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论坛 医师博客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临床助理医师资格查询

临床助理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临床助理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临床助理医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