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备考资料 >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分型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分型

更新时间:2013-10-10 10:40:17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临床助理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分型

  本病按出血原因类型、部位和数量的不同,临床表现可以相差悬殊不典型病例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常被呼吸功能紊乱、呼吸不规则所遮盖。 

  脑室结构 

  ①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1500g是早产儿,其发病率可达40%―50%胎龄越小,发病率愈高,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3%足月儿也可发生PVH―IVH出血其中50%―60%出血来自室管膜下GM,其余则源于脉络丛。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分为4级:Ⅰ级:室管膜下出血;Ⅱ级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大;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质出血。出血发生的时间50%在出生后第一天,90%发生在出生后72小时内,仅少数发病会更晚Ⅰ级―Ⅱ级出血绝大部分存活。Ⅲ级―Ⅳ级出血者50%以上死亡,幸存者多半数以上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②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发部位在蛛网膜下腔内不包括硬膜下、脑室内或小脑等部位出血后向蛛网膜下强扩展,此种出血类型在新生儿十分常见尤其是早产儿。SAH与缺氧、酸中毒产伤有关。由于出血原因为缺氧引起毛细血管内血液外渗,而肺静脉破裂故大多数出血量少,无临床症状,预后良好部分典型病例表现为生后第2天抽搐,但发作间歇表现正常,极少数病例大量出血常于短期内死亡主要的后遗症为交通性或阻塞性脑积水。 

  ③脑实质出血 多因小静脉栓塞后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破裂而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则早期可发生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高,主要后遗症为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由于支配下肢的神经传导束临近侧脑室,向外依次为躯干上肢、面部神经的传导束,因此下肢运动障碍较多见出血部位可液化行程囊肿,如囊肿与脑室相通称之为脑穿通性囊肿。 

  ④膜下出血 是产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足月巨大儿,近年来由于产科技术提高,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出血量少者可无症状,出血明显者一般在出生 24小时候出现惊厥,偏瘫和斜视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天幕、大脑镰刀撕裂和大脑便浅静脉破裂可在出生后数小时内死亡也有在新生儿期症状不明显,而至数月后发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 

  ⑤脑出血 包括原发性小脑出血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扩散至小脑,静脉出血性梗死,及产伤引起小脑撕裂4类型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 1500g的早产儿,或有残伤史的足月儿严重者除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脑干症状,如频繁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可在短时间内死亡,预后较差,尤其是早产儿。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临床助理医师资格查询

临床助理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临床助理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临床助理医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