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估价基础与法规课件10
考点3:地籍管理概念
1、 地籍管理概念: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登记、地籍档案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措施。地籍管理亦称为地籍工作。
2、 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土地权属管理是地籍管理的核心。国家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全国土地资源。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的地籍管理的对象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全部土地。
3、 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
(1) 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位置、数量、等级、利用和权属状况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调查。土地调查可分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三种类型。
(2) 土地登记:由土地权利人或变更当事人向国家主管机关提交登记申请书、产权证书等权源文件,经审核无误后将土地权利或权利变更事项记载于国家土地登记簿的法律过程。
(3) 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划进行系统、全面、连续地调查、分类、整理和分析,是国家为了掌握土地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等动态变化规律而制定的一项制度。
(4) 地籍档案管理:是对地籍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包括文件、图册、图像资料等,进行搜集、鉴定、整理、保管、统计、编码和提供利用等多项工作的总称。
考点4:地籍管理原则
1、 地籍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法规制定实施;
2、 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4、 保证地籍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现势性。
考点5:土地调查
1、 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2、 土地调查的内容:
(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县为单位,查清各类用地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
(2) 土地条件调查:自然条件及土地的地理位置与投入产出关系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为土地经济评价、适宜性评估等提供基础资料。
(3) 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以权属调查为核心,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基本状况,满足土地登记需要。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工作和法定程序之一。目前农村的地籍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过程中同步完成的。
(4) 土地动态监测:运用遥感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对土地变化情况,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情况进行连续的监测,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土地数据。通过土地状况的动态监测还可以核查土地统计数字,及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
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
(1) 准备工作阶段: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的准备,熟悉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收集各种原始资料,准备图、表及测绘工作。拟定调查任务申请书,制定《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
(2) 外业调绘阶段: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二部分。权属调查是调查各级权属界线,地类调查是查清各块地段的具体用途
(3) 内业工作阶段:包括航片转绘(图解转绘和仪器转绘两种方法)、面积量算(解析法、图解法、求积仪法、图形数字化法)与汇总(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图件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的编制)等内容。
(4) 成果整理、检查、验收阶段:
4、 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调查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5、 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
(1) 气候调查:气温是表示某一区域热量水平的主要指标,决定农作物布局的最主要条件之一。气温要调查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积温、生长期等。降水也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降水要调查降水量、有多年平均降水量、全年各月或旬平均降水量、降水季节、降水强度等指标。
(2) 地形调查:地形影响热量和水平的再分配,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地形是决定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因素。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
(3) 地质调查:主要收集地质图和钻井资料,必要地实地调查相应断面。
(4) 水资源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地表水、地下水及水利设施。
(5) 土壤调查:土壤是土地资源属性的主体部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资源的利用开发,也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6) 植被调查:植被反映了区域综合的自然条件因素,主要调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6、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社会经济条件是人类社会为生存发展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所创造的条件,今年人们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是对土地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劳动力、交通状况及区位,基础设施、能源、供水、供电、电讯等公共设施,工农业产值及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工农业主导产业及市场等。
7、 地籍调查的调查:
(1) 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范围的调查,它是针对土地使用者的登记申请,对申请者的宗地位置、界线、用途等进行实地核实、记录,并经土地使用者认定,为地籍测量、权属审核、登记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权力的文书凭证)和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运用测绘技术测定界址线的位置、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为地籍管理服务。
(2) 地籍调查根据调查的对象分为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调查。农村地籍调查又分为村庄地籍调查和农用地地籍调查。农村地籍调查除村庄宅基地外,现阶段都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城镇地籍调查主要是针对城市、建制镇及独立工矿用地的地籍调查。
8、 城镇土地分类: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9、 地籍调查工作程序:
(1) 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收集并分析调查区资料、踏勘调查区,编写技术设计书与调查计划书,组织人员、准备仪器和物资。
(2) 权属调查阶段。包括制作调查工作用图,划分调查区、预编地籍号;发放指界通知,指界,设置界标,勘丈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表。
(3) 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面积量测等。
(4) 文字总结。完成地籍调查技术总结和工作报告。
(5) 检查验收。根据三检一验制度对地籍调查成果进行检查验收。三检一验制度是指作业员自检,作业组互检,专职检查员检查,老师组验收。
10、 土地动态监测概述:是指对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变化进行的连续调查观测。监测内容可以包括由于自然或人的因素引起的土地所有变化。是为完成土地管理任务服务的。土地监测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监测、土地权属变化和土地价格、土地质量监测等内容。
11、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思路。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有航空遥感监测和航天遥感监测两大类。航空遥感谢监测,所采用的信息源主要包括普通航空相片、彩色红外航空相片、多光谱航空相片等。可以比较清晰地显示全部地物的信息;航天遥感监测,所采用的信息源主要来来源于各种卫星、宇宙飞航等航天器所载的传感器。将信息记录于数据磁带之上,发回地面,各地面站将数据进行回放纠正等处理,形成可视图像,这些图像可以直接用于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常见的航天遥感图像有多光谱扫描仪图像和专题制图仪图像。区别:航空遥感具较大比例尺和较高的空间几何分辩率,对于物识别、精细分类及地物的线长,面积、体积等几何尺度的量测十分有利,适用一小区域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动态监测,航空遥感覆盖范围较小,不能定期提供信息源,获取信息成本费用贵,不适用于短期、高频度及大范围地域的动态监测研究。航天遥感覆盖范围大,成像周期短、信息获取成本低,但图像分辩率低。
编辑推荐:2013年土地估价师考试VIP套餐
最新资讯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复习资料汇总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复习资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复习资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复习资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复习资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复习资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复习资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估价实务》考点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估价实务》考点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价师《土地估价实务》考点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