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药师 >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 > 执业药师辅导: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执业药师辅导: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更新时间:2011-02-28 10:00:4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执业药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执业药师辅导: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机制:降低心肌自律性,特别是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消除折返。

  1.降低自律性

  三种机制:

  ①降低4相舒张去极化速度。

  ● 快反应细胞:心房、传导组织、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等,主要是抑制4相Na +内流;

  ● 慢反应细胞:窦房结和房室结等,主要是抑制4相Ca 2+内流;

  ②促进K +外流,增大最大舒张电位;

  ③提高阈电位。

  2.减少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减少早后除极:早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2、3相(钙内流,A)。通过促进或加速复极,或抑制早后除极上升支的内向离子流,或提高阈电位水平,或增加外向复极电流以增加最大舒张电位等;

  减少晚后除极:晚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4相(钙超载、钠内流,B)。减少细胞内Ca 2+的蓄积,钙通道阻滞药;抑制一过性Na+内流,如钠通道阻滞药,利多卡因等。

  3.改变膜反应性、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

  奎尼丁:减弱膜反应性,减慢传导,使单向传导阻滞发展为双向阻滞,从而消除折返激动。

  苯妥英钠:增强膜反应性,改善传导,取消单向阻滞,因而消除折返激动(图25-2)。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延长ERP。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药物:缩短ERP和APD(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程度较ERP更显著,ERP/APD比值增大,有效不应期相对延长,有利于减少期前兴奋和消除折返。

更多信息访问: 执业药师考试频道 执业药师考试论坛 执业药师博客圈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执业药师资格查询

执业药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执业药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