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讲义: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特别推荐: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试复习讲义汇总(一)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讲义之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相关考试复习资料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适应证
1. 大量失血 主要是补充血容量,用于治疗因手术、严重创伤或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容量休克。补充的血量、血制品种类应根据失血的多少、速度和病人的临床表现确定。凡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 10% (500ml) 者,可通过机体自身组织间液向血循环的转移而得到代偿。当失血量达总血容量的 10%~20% (500~1000ml) 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同时参照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 HCT) 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病人可表现为活动时心率增快,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但 HCT 常无改变。此时可输入适量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代用品。若失血量达总血容量 20% (1000ml) 时,除有较明显的血容量不足、血压不稳定外,还可出现 HCT 下降。通常以 HCT 30%~35% 作为出现缺氧的临界值。此时,则除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输入浓缩红细胞 (concentrated red blood cells , CRBC) 以提高携氧能力。原则上,失血量在 30% 以下时,不输全血;超过 30% 时,可输全血与 CRBC 各半,再配合晶体和胶体液及血浆以补充血容量。由于晶体液维持血容量作用短暂,需求量大,故应多增加胶体液或血浆蛋白量比例,以维持胶体渗透压。当失血量超过 50% 且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还应及时发现某些特殊成分如清蛋白 ( 白蛋白 ) 、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缺乏,并给予补充。
2.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白蛋白合成不足所致。手术前应结合检验结果输注 CRBC 纠正贫血;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
3. 重症感染 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服毒症、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当其中性粒细胞低下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输入浓缩粒细胞以助控制感染。但因输粒细胞有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肺部合并症等副作用,故使用受到限制。
4. 凝血异常 输入新鲜全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以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异常所致的出血。根据 引起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的血液成分可望获良效,如血友病者输回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 (anti-hemophilia factor , AHF)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者补充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制剂;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障碍者输血小板等。
( 二 ) 输血技术
1. 途径 经周围静脉穿刺是常用的输血途径。通常采用重力点滴输入。在病情危重、 急性大出血 而静脉穿刺困难者可行中心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输血。为防止输入的血液在进入心脏前从创伤部位流失,凡是头颈部和上肢的创伤,应选用下肢的静脉输血;凡下股、盆腔、腹部的创伤,则宜选用上肢或颈部的静脉输血。
2. 输注速度 依病情而定。成人一般控制在 5~10ml/min ;老年或心功能较差者要调节到较低的速度 (1ml/min) ;小儿 10 滴 / 分钟左右。但一次输血不应超过 4 小时,以免室温下引起细菌繁殖,每次以 200~400ml 为宜。但急性大出血时,则可经加压输血器快速输入或将塑料血袋卷起后行手工挤压输血。
( 三 ) 注意事项
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单,并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元异常及保存时间。除生理盐水外,不向血液内加入任何其他药物和溶液,以免产生溶血或凝血。输血时应严密观察病人,询问有无不适症状,检查体温、脉搏、血压及尿液颜色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输血完毕后仍需要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延迟型输血反应。输血后血袋应保留 2 小时,以便必要时化验检查。
相关推荐: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讲义: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干货!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50个历年考试要点分享2024-09-16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笔记--运动系统(骨肿瘤)2024-09-08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笔记--运动系统(骨结核)2024-09-07
- 备考分享: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外科知识点2024-09-04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笔记--传染病(细菌性痢疾)2024-09-01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笔记--传染病(霍乱)2024-08-31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笔记--传染病(伤寒)2024-08-25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笔记--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2024-08-24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笔记--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2024-08-23
- 考前看!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100个(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