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备考资料 > 2014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系统辅导资料笔记精选:颅?血肿

2014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系统辅导资料笔记精选:颅?血肿

更新时间:2014-08-19 10:48:00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临床执业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系统辅导资料笔记精选之颅?血肿,环球网校医学网搜集整理供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4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系统辅导资料笔记精选之颅?血肿,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供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脑室内;后颅窝;多发性血肿。

  根据伤后出现脑受压症状的时期:特急性(6h);急性(6~72h);亚急性(72h至3W);慢性(3W以上)血肿;迟发性血肿,常见于外伤24h内。

  (一)硬脑膜外血肿

  1.概述

  占颅内血肿55%~89%。急性86.2%,亚急性10.3%,慢性3.5%。多合并颅骨骨折,额颞、颞顶部多见。

  2.原因

  硬脑膜中动脉撕裂,85%;静脉窦撕裂;板障静脉出血;脑膜中静脉、后动脉。

  3.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①昏迷-清醒-昏迷,“中间清醒期”。②无中间清醒期,可有“意识好转期”,也可为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③早期无意识障碍,血肿致意识障碍。

  头痛、恶心、呕吐等。

  局灶体征 锥体束征。

  脑疝体征

  生命体征

  CT检查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

  4.治疗 急性首选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同时止血。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可选择开颅或钻孔清除的方法。

  5.预后与治疗 是否及时相关,5%~28%死亡率

  (二)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约占颅内血肿50%

  1.出血来源

  复杂型硬膜下血肿 多见,脑挫裂伤皮层动脉或静脉破裂,由脑内血肿穿破皮层流到硬脑膜下腔。此类血肿大多由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好发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

  单纯型硬膜下血肿 少见,桥静脉撕裂,出血多数积聚于大脑半球凸面,也可能主要流向纵裂。

  2.临床表现

  意识水平逐渐下降,或原发昏迷程度逐渐加深,也有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表现。

  头痛逐渐加剧伴频繁呕吐、血压上升、脉搏减慢。

  逐渐出现新的局灶体征,或原有的局灶体征逐渐加重。

  脑疝体征

  3.CT检查 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 新月形或半月形影

  4.手术治疗术式 包括开颅清除血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采用钻孔引流

  (三)慢性硬膜下血肿

  1.概述

  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为相对独立于颅脑损伤之外的疾病;可无外伤史,好发于额顶部,与老年性脑萎缩的颅内空间相对增大有关;常见出血血管是桥静脉,多不伴颅骨骨折;早期包膜较薄,如及时作血肿引流,受压脑叶易于复位而痊愈;久后,包膜可增厚、钙化或骨化。

  2.临床表现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血肿压迫所致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如轻偏瘫、失语和局限性癫痫等;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如智力障碍、精神失常和记忆力减退等;昏迷。

  3.诊断

  易误诊,中老年人,不论有无头部外伤史,如有上述临床表现时,应想到本病可能。

  CT扫描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镜形影像,少数也可呈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

  MRI:T2呈高信号、T1高→低。

  4.治疗

  颅骨钻孔引流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引流失败或血肿机化者,可考虑开颅手术包膜和机化的结缔组织

  (四)脑内血肿

  1.概念 脑实质内血肿直径3┩以上,血肿量大于10ml,占颅内血肿5%。

  2.部位及原因

  浅部血肿均来自脑挫裂伤灶,部位多数与脑挫裂伤的好发部位一致,少数与凹陷骨折的部位相应。

  深部血肿多见于老年人,血肿位于白质深部,脑的表面可无明显挫伤。

  3.临床表现 以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为主,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甚相似,可能有中间清醒期。

  CT检查 在脑挫裂伤灶附近或脑深部白质内见到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血肿影,同时可见血肿周围的低密度水肿区。

  (五)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1.病因

  多见于脑室邻近的脑内血肿破入脑室,或室管膜下静脉破裂出血。出血量小者,因有脑脊液的稀释作用,血液常不凝固,出血量大者可形成血肿。

  2.临床表现

  原发性脑损伤、脑水肿及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可发生脑积水,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脑室受血液刺激可引起高热等反应。一般缺乏局灶症状或体征。

  3.CT检查 如发现脑室扩大,脑室内有高密度凝血块影或血液与脑脊液混合的中等密度影,有助于确诊。

  4.治疗 必要时钻孔脑室引流

  (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1.概念 指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见于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

  2.形成机制 可能是外伤当时血管受损,但尚未全层破裂,伤后由于损伤所致的局部二氧化碳蓄积、酶的副产物释放以及脑血管痉挛等因素,使得原已不健全的血管壁发生破裂而出血,形成迟发性血肿。

  3.临床表现 伤后经历了一段病情稳定期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4.确诊 须依靠多次CT检查的对比,迟发性血肿常见于伤后24h内,而6h内的发生率较高,24h后较少。

 

编辑推荐:

医师实践技能历年试题集锦抢先看    2014年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辅导报名

独立题库软件,全新做题体验         临床执业医师交流群 237386763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报名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顶级辅导课程(签订协议?不过退费?免费重学)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查询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临床执业医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